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明确表示:要改变动画片低幼的定位,以新的技术制作出多年龄段,甚至全年龄段的动画片。而官方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8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举办了《大圣归来》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片方、学界等的近50位代表参与讨论。
以下是三文娱综合新华网、光明日报、新浪娱乐、中国电影报等媒体对现场讨论的记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在致辞中谈到,《大圣归来》从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吸取灵感,大胆创造、合理想象、不恶搞,对经典充满敬意,体现出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强调,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措施,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国产动画电影正处于走出低谷、迈向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把支持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政策落实好,把有利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资源配置好,把有利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环境维护好,把有利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市场建设好。”
研讨会上,景俊海总结了《大圣归来》给中国动画电影带来的借鉴。一是定位十分准确,不仅在低幼动画。二是彰显中国精神,影片所塑造的人物身上的东方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和传统美德的再现。三是注重创造性转化,既继承了《西游记》的文化基因,又对故事进行了新的拓展和演绎,特别是齐天大圣更为个性化、人性化,贴近观众心理。四是制作品质精美,既自觉追求中国化、东方美的民族风格,又巧妙运用世界动画最新技术。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大圣归来》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开始改变国产动画的低迷状态,让国产动画的投资人、创作者和观众都重拾希望和期待。
比如《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舫就表示,如今,《大圣归来》的问世让我们看到,《功夫熊猫》式的高投资、高回报、走国际化路线的模式也是可行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发言称,《大圣归来》昭示了一条国产动画电影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正确发展道路,要“美美与共”,走入民间,走向世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认为,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的开采,本片显然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认为,《大圣归来》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改造,影片一方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又向美系、日系动漫风格全面开放,孙悟空形象不纯粹、不宁静、不轻盈,英雄形象不再扁平。
还有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也发表了观点。
研讨会现场,该片出品方代表、横店影视总经理刘志江透露,《大圣归来》的海外发行工作正在进行中,该片将代表优秀国产动画电影“走出去”,输出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让世界认可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