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原因让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回暖。不过,赚钱依然不是那么容易。
昨天(11月20日),又一部动画电影的大陆票房过亿。
11月11日在大陆上映的《海贼王》(正式中文译名《航海王》)第13部剧场版
2016年引进的日本电影多达11部,创下了近年来引进日本电影数量之最。而且,这11部电影中,9部为动画电影,《寄生兽》也是由漫画改编的真人电影。
三文娱与多位从业者交流之后发现,在数量剧增背后,有着这样的规律。
市场与政策的变化
日本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入华的爆发,一方面,是去年收获5.3亿票房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让人看到了商机;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大盘整体情况明显不如去年,所以广电在第四季度对引进片的限制宽松了不少,甚至追加了引进片的指标。
下表是今年引进日本电影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发生调档或新增引进片,四季度上映的日本电影有5部,占了全年总数的接近一半。
四季度来自其他地区的引进片特别是好莱坞大片也增加了许多,十一月份就有派拉蒙《间谍同盟》、迪士尼《海洋奇缘》、华纳《萨利机长》、华纳《神奇动物在哪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以至于有依靠引进片来救市之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策对韩流的管控,传言“限韩令”已经升级为“禁韩令”,韩国艺人在华的演出和代言全面受限。
火影海贼等经典IP最受青睐
鸣人的螺旋丸、星矢的天马流星拳、大雄和哆啦A梦分享的铜锣烧、柯南去哪里都能遇上的凶杀案,这些梗都是青春里独特的记忆。
今年引进的9部动画中,除了《你的名字》,其他每一部都是伴随了国内动漫爱好者多年的经典作品,《你的名字》导演新海诚对于熟知日本动画的观众们来说也早已耳熟能详。为了降低引进日本动画电影的风险,这些老少皆知的经典IP自然是最优选择。
其实从2007年至2011年,国内一直在陆续引进《哆啦A梦》和《名侦探柯南》两部作品每年的定番,但是票房成绩都不理想,加上中日关系的变化,2012年至2014年都没有再引进过日本动画。直到去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大热,以及《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收获8161万票房,日本动画才终于在今年迎来爆发。
去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大陆收割5亿票房,今年的剧场版《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票房也过亿。
不过,引进大IP的剧场版并非一定能赚到钱。参与了《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和《航海王之黄金城》两部电影引进和推广、重点关注这类头部IP的喜悦动漫就向三文娱透露,批片票房低于3000万元就很难盈利。
三千万是生死线:盗版猖獗与票房疲软
在国内影院,除去合拍片,一年能看到的进口电影有64部,分为34部分账片、20部批片和14部3D或IMAX影片。其中批片可以简单理解为发行公司以一定价格买断国内发行权的进口片,多晚于本国上映时间半年以上,也有的是同步上映。
今年引进的日本电影虽然数量上创下历史之最,但是目前这些电影的票房却加起来都比不上去年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一部。
除了今年大盘整体情况低迷之外,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引进电影都是批片,距离日本上映时间的间隔较长。
其中《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在日本上映近两年之后才在国内上映,在这段时间里,网上早已泛滥了各种版本的高清盗版资源。这些动画的粉丝们要么已经购买了DVD或者BD支持他们心爱的作品,要么在网上看过了盗版,所以对电影票房影响很大。
不同于《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和《海贼王》这些保持连载或持续推出剧场版的常青藤作品,对于国内的大量动画观众而言,《樱桃小丸子》、《龙珠Z》、《蜡笔小新》都是较为久远的童年记忆了,要通过电影唤起他们的消费有一定难度。根据业内数据,批片票房低于3000万就很难盈利,而没有达到3000万票房的也正是这三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