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time时光网 编辑:cheese
《恐龙当家》是皮克斯的第16部动画长片作品,也是运用了最多先进技术的一部作品。在电影背后一些未解的疑问将在皮克斯探秘之旅中揭晓。
时光网特稿 皮克斯最优秀的动画电影往往源于 “如果……会怎样?”的简单问题:如果你的玩具会说话,有着你不知道的秘密生活,那么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激发了《玩具总动员》的诞生;如果怪物真的存在,他们的工作就是在梦中吓唬孩子们,那么会发生什么?这一疑问开启了《怪物公司》的故事;如果那些控制我们行为的情感像一个个角色一样存在在我们的大脑中,那么会发生什么?这个最初的问题引领着《头脑特工队》最终的成功。
影片里,恐龙和人类成为好朋友,而恐龙还成了那个更具理性的生物
而对于《恐龙当家》来说,那个在皮克斯动画师们脑海中萌生的问题是:如果两亿多年前,那颗改变恐龙命运的小行星没有撞到地球,那么会发生什么?
在新的动画历程中,皮克斯再一次任想象奔腾,创造了一个恐龙没有灭绝的世界,它们像人类一样生存进化,逐渐完成了物种内部的分工——食草恐龙成了农民,而食肉恐龙牧场工人。影片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爱冒险的迷惑龙阿乐与人类小男孩点点成为了朋友,虽然身高差悬殊,但他们互相照顾环游世界,经历了一段温馨又刺激的旅行。
皮克斯总部的大厅挂着《恐龙当家》角色的竖幅,而远处的休息区的墙上则挂着影片的概念图
时光网近期探访了皮克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埃默里维尔的总部,在这座明亮宽敞的建筑中,恐龙成了绝对的主角。在大厅里悬挂着阿乐、点点和霸王龙形象的竖幅,休息区的墙上则挂着记录阿乐这趟冒险的油画作品。我们采访了负责《恐龙当家》的导演、动画师、故事指导和其他线下项目的艺术家。随着采访和探知的深入,我们越发感觉到那个引领皮克斯走向成功的永恒信念:怀抱着一颗赤诚之心,致力去制作出更像真人电影而不只是动画片的作品。
这部将在北美11月25日感恩节假期上映的《恐龙当家》是皮克斯的第16部动画长片作品,也是运用了最多先进技术的一部作品。在电影背后,还积压着一些尚未解答的疑问:小恐龙阿乐和小男孩点点是如何塑造的?预告片中逼真的风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为什么角色和背景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画风?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这趟走进皮克斯,走进《恐龙当家》工作室的探秘之旅中被一一揭晓。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恐惧的故事
他们让霸王龙变成了西部牛仔
2013年,关于《恐龙当家》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为影片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影片原定的导演鲍勃·彼德森被替换,上映日期从2014年5月延迟了一年半,故事也被全部推翻重来。接棒导演位置的是原来的助理导演彼得·索恩,而他再此之前没有任何独立执导动画长片的经验。
影片中的阿乐在于父亲走散后,面对未知的世界,一点点地克服了内心的恐惧
索恩回忆起当初接下这块“烫手山芋”时的情景,认为《恐龙当家》的故事就是在反映他们的现实经历:“这是我第一次做导演,我非常害怕,起初我并没有自信。但后来,对制作团队的爱、对这部电影的爱以及对皮克斯和电影的爱,推动我不断向前,让一切都变得简单。”也许是现实生活的启发,索恩将恐惧和爱的主题注入到影片的故事之中:“我感觉生命中的每一阶段都有恐惧,你不能克服恐惧、击败恐惧、摆脱恐惧。但战胜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爱,爱就是答案。自然也存在这样的隐喻,你不能打败自然,但你可以在自然中存活下来;你不能摆脱失去的痛苦,你总是会记得,但爱能帮助你忍受失去的痛苦。”
影片的剧情并不算新颖,但是恐龙与人的反转设置让影片颇具看点
从《恐龙当家》的故事概述来看,影片故事最特别的地方是小恐龙阿乐成了主角,而人类小男孩点点则成了像小狗一样不会说话、用四肢走路的宠物。反转的设定影响着恐龙阿乐的塑造过程:“如何让一只恐龙变得像个孩子?如果我们拍的是真人版,我们会挑选一个合适的儿童演员,把他放进丛林,很快就会有种误入异境的感觉。但是恐龙则不然,我们下了不少功夫,让这只恐龙表现出孩子般的单纯无助。”
在动画师看来,角色的情绪需要通过细微的动作来表现:高兴的时候身子微微摇摆,悲伤的时候脖子低垂着,尾巴沉沉地拖在身后……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出这些在地球上灭绝了6500万年的动物,动画师罗伯·汤普森和凯文·奥哈拉专门到动物园观察大象的动作和习惯,然后把这些姿势“嫁接”到阿乐身上,让它在摇摆或者侧身走路时看起来更自然。
电影里的三只霸王龙是牧场工人,他们放养的是动画团队原创的一种动物——北美野牛和乳齿象的杂交动物“bisodon”
但有的时候,动画师在创作中,会把角色的个性放在第一位,科学性则退居其后。影片中三只性格各异的霸王龙就是最好的例子,艺术家们希望这些恐龙看起来更像旧时的牛仔,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让恐龙的下半身和尾巴保持倾斜,看起来像是正在飞奔的马,而它们的上身则挺得非常直,好像骑在马背上的牛仔。
这是一首可见的诗歌
他们用画面诉说角色内心世界
在影片的预告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那些逼真的自然风景了。无论河流、山脉甚至是一片草叶,都如同照片一样清晰真实,与卡通化的主角们看起来反差颇大。
《恐龙当家》中文版剧场预告片
“这些自然风景非常美丽,但对于阿乐来说又危机四伏。”导演彼得·索恩对这一设计解读道:“一开始他是个充满恐惧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一只恐龙感觉非常脆弱无助?所以我们要从这个世界的设计上下工夫,你希望当他刚进入这个世界时,会觉得可怕,但不是那种卡通式可怕,不会让你觉得反正他死不了,反而会觉得这个世界会有越来越大的困难等着阿乐。但是同时,这些自然环境也要让观众感觉:它既能对阿乐造成伤害,又能让观众驻足欣赏它的美丽。”
在美术指导莎伦·卡拉汉的把关下,真实的自然风光和卡通化的主角成为支配本片的影像风格。这位皮克斯的老将曾担任过《海底总动员》《虫虫特工队》和《玩具总动员2》的美术指导,此外她还是一个风景画家,所以她很自然地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改造《恐龙当家》视觉画面的工作中。
卡拉汉希望每一幅画面都像诗句一样美丽浪漫,又富含深意
“我们努力实现写实主义的绘画基调,捕捉景物中充满情感的真实画面——用光和阴影这些肉眼而不是摄像机能够看到的方式。”卡拉汉说道。影片中的自然风光取材于美国西南部多沙的平原荒漠地区和西北部深林和白雪覆盖的山脉。莎伦·卡拉汉希望能将这些景色用更浪漫的画面呈现出来:“我们希望这部电影中的画面像可以看见的诗歌,就像安德鲁·斯坦顿最初在《海底总动员》中提出的‘俳句镜头’一样,能帮助我们解读这些角色的内心世界。”
影片画面的完美呈现也仰赖于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在渲染高精度画面时需要比较大的储存空间,画面越精细就需要越大的内存。皮克斯团队制作《恐龙当家》时的存储空间是2013年制作《怪兽大学》时的十倍之多,光是瀑布动画就需要17兆兆字节(17TB),比《赛车总动员2》全片所占用的空间还大。
这是一次动画技术的革新
他们用眼睛“逛”遍了六万英里
如何具体运用这些额外的储存空间,成了动画师们接下来要着手的难题。
点开大图,可以看到远方的山脉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彼得·索恩希望画面能随时展现出大远景镜头——让镜头跟随阿乐踏上旅程。地形不光是影片的角色之一,还将成为阿乐的敌人。”影片的场景指导大卫·穆勒向我们透露:“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先来个远景镜头,让观众可以看到完整地形全貌,然后剪接到角色的近景,通常他们会被一些树围绕着,但我们不会看清森林远方。彼得在小时候看过很多类似《黑神驹》的影片,在这些电影里,你会跟随角色一起踏上旅程,会透过摄像机看到美丽的风景,所以皮特希望让这些美丽的摄影画面能在这部电影中出现,而这需要让观众看到几里外的景物。”
几乎每一个画面的背景都拥有逼真的自然风景,这意味动画团队的工作量翻了许多倍
皮克斯团队对展现环境的画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在以往的电影中,美术指导和灯光师会要求数字绘景师在背景中的山脉模型上添加更多的细节和额外的图层,以保证画面逼真感。“对大多数电影来说,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穆勒表示:“在这些电影里,我们只需要针对某些画面来进行类似的操作。但是对《恐龙当家》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导演希望电影能给人一种宏大而广阔的感觉,场景要非常真实、自然。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在各个画面中复制这一操作。”
《恐龙当家》类似一部公路电影,镜头跟随阿乐走遍世界,但完美展现每一处风景对于动画师来说都意味着复杂和超量的工作。在对怀俄明州的杰克逊山谷和其他几处景点进行了特别考察之后,皮克斯团队想到了一个独特又具有开创性的解决方案——向美国地质调查局求助。
可以看清远处森林斑驳的树叶
美国国家地址调查局拥有全彩色的卫星数据和各种形式的森林数据以及其他历史资料。“建模师以这些真实的数据模型为基础做出了非常宏大的场景,有植被、有树木,还有河流。”《恐龙当家》的灯光师李林韩解释说。
下载这些数据是一个耗时却一劳永逸的工程,这些资料不仅能运用到《恐龙当家》中,还能运用到皮克斯未来的其他电影里。“数据帮助我们的目光超越前景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几千米外的远方,我们能跟随移动的镜头看到不同的景色,利用它来为我们的电影采景,方便我们接下来为画面添加大量的细节。”
看似普通的大远景镜头其实包含了许多数据分析和无数次加工修饰
真人电影在开拍前往往会指派采景员前往世界各地根据剧本需求拍摄出不同的照片,然后再把这些照片带回来给导演看,这样导演就不用亲自跑遍世界各地就能决定在哪里拍摄电影了。《恐龙当家》团队下载了超过65000英里的卫星数据,导演和动画师直接在电脑上就可以选择心仪的风景,作为这段冒险故事的发生地。
这是一次障碍无数的挑战
他们用50个小时来制作一幅画面
添加光影效果和没有添加光影效果的对比图
灯光对于动画画面的重要性不亚于建模和细节添加,就像右边的这幅对比图。没有进行光影渲染的头发(右)显得扁平、死板,而运用阴影技术的头发显得更加立体真实,每一根发丝都清晰可见。
在《恐龙当家》中,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展现的是户外世界,灯光师们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和环境,来为画面添加自然逼真的光线和阴影。影片中那些美丽的云彩就是依靠光影的渲染。在剧照中,阳光将云朵染成富有层次的不同颜色,光束透过云朵,在大地上制造出深浅不一的光亮与阴影。即便是画面远方的云,我们也能看出它的形状和层次。
透过云朵展现的阳光美极了
除了云朵外,背景中的植被等等对灯光师来讲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些植物,石头、水、河流都是平时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我们要把它们表现得更加真实,更加可信。”李林韩透露,即便是这些不是主角的背景,也需要难以想象的渲染时间和渲染力:“一般来说一帧动画可能需要50个小时才能渲染出来。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时里有多少帧动画,我们需要渲染多少张图片,电脑需要渲染多少时间。”
灯光师在为两个角色打光时运用了不同的数值,小男孩皮肤的通透度要高于小恐龙
与背景风格完全不同的卡通角色,在灯光方面也受到了特殊对待。灯光师要在夸张和真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保证阿乐和点点这样卡通化的设计在这么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显得不会那么突兀。李林韩和其他灯光师要在恐龙身上放上合适的光点让他们的皮肤看起来很湿润,这些闪光让它们的皮肤就像日常生活中正常人的皮肤一样,同时再为它们增加一些粗糙纹理的感觉。在为恐龙打光时,灯光师要让它们的皮肤看起来更厚实。但在处理小男孩点点的皮肤时他们就要采取另一种方案了。他们要为小男孩点点设定一个不同的数值,提高他的皮肤的透光度,让他更接近人类,也让皮肤显得更细腻一些。
《恐龙当家》一张图画诞生过程全纪录
从草图到最终成品的六大程序
1、故事板
这张故事板是由Rosana Sullivan和Gleb Sanchez-Lobashov两位艺术家完成的,他们都是《恐龙当家》故事小组的成员。艺术家只是完成了阿乐和点点动作的草图,他们身后的背景完全看不出来。
负责故事的艺术家把故事板画好,让影片画面预先完成可视化,同时帮助大家对故事的展开形成一个粗略的形象。这个故事板来自一个名为“云朵之下”的片段,片段一共包含154061张故事板,其中87748张图片被转交给剪辑组,制作成动画。制作故事板的这个环节最初是由迪士尼制片厂在1930年代早期开创的。
2、概念图
故事连续的画面创作完成后,制作部门和艺术部分的设计师将绘制影片的概念图,以此来决定影片整体的风格和画面的感觉。这张概念图由《恐龙当家》艺术指导部门的灯光视觉设计师莎伦·卡拉汉创作而成。卡拉汉对新角色和新环境在色彩、光线和设计上都采用了大胆的想法。
3、场景建模
概念图将在艺术上指导动画师的创作,在此之后,场景部门开始建模的程序,将画面中基本的环境转化到计算机里。《恐龙当家》的场景小组使用了美国地理调查局的数据,建立起360度全方位的场景,这种技术是一项开创性的成果,在此之前皮克斯还没有人实现过。
画面中的场景建好后,这些原始的画面需要“梳妆打扮”一番,材质组就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艺术家要借鉴绘画、照片等等,在这些场景添加纹理、色彩、图案和其他物质,让它们显得更加复杂也更吸引人。这张线框图就展现了建模程序中某个场景的环境样貌。
4、布局
所有的连续画面建模完成后,场景已经在计算机中生成并保存着,然后接下来就进入到布局环节。在这个环节里,一架虚拟的摄像机将会把画面拍摄下来。依托数据的支持,《恐龙当家》的布局小组可以在360度全角度的范围内进行拍摄,摄像机一旦确定好位置后,角色和场景将在摄像机所选择的角度下摆放好。在这个阶段,场景的画面被简化了,一些具体的细节会在下面一个制作过程中体现出来。整个布局的过程要优先于角色的动画制作。
5、动画制作
布局工作完成后,动画部门会为角色设计动画。动画师在这些形象中注入不同的个性和动作。任何次级运动,比如头发、毛发或者羽毛的运动会由模拟部门添加到画面中。这些模拟试验会让角色的毛发跟随动作运动的更加自然。
6、灯光和最后渲染
灯光部分负责整合角色、场景、衣服、头发和特效等等所有元素,并最终完成一幅画面。在打灯的程序中,灯光师会在场景中架起虚拟的光源,打亮角色和场景。技术人员设置亮度,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画面的重点上,还要为画面建立起一个适合的氛围。这副成图拥有非常高的分辨率,李林韩在上文中提到这一一张图片需要渲染50个小时,而电影中的每一秒都包含24帧,每一帧、也就是每一张图都拥有超过200万的像素。
文章内容转自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5/11/25/1549613-all.html#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