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8a8805391bae05cd06db39fa98a4e

VR动画工作室Baobab融资2500万美金:VR动画是新希望还是笑话?

发布于 分类 其它标签 三文娱分析狮

VR动画是新希望还是笑话?Baobab获得2500万美金投资,也许能证明这一方向被某些大鳄认可,但还有更多问题等待解答。

10月18日,根据美国科技媒体VentureBeat报道,VR动画公司Baobab获得了新一轮的2500万美元投资,它的累计融资额也达到了3100万美元。

对于Baobab,三文娱在《VR动画大跃进:皮克斯梦工厂老手,圣丹斯电影节新人,都来做VR动画了》一文中有介绍:

Baobab由前梦工厂《马达加斯加》导演 Eric Darnell 和 前 Zynga 副总裁 Maureen Fan 创办,并吸收了大批梦工厂、皮克斯以及卢卡斯影业的员工。目前已经发布了首支VR动画作品《Invasion!》。

本轮投资,则是由李嘉诚旗下投资基金Horizons Ventures(维港投资)领投,SMG、优酷全球媒体基金、复盛创投(LDV Partners)、20世纪福克斯和EMP(由TPG Growth和CAA合资设立的Evolution Media Partners)跟投。Baobab此前获得了康卡斯特风投、HTC、三星等多家投资。

Baobab获得这些大鳄的投资,而且资金主要将用于更多VR动画电影的制作及国际市场拓展,一定程度上说明了VR动画被看好。不过,正如三文娱此前多篇文章所分析,VR+影视娱乐这一方向,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

关于Baobab


Invasion! 抢先版

Baobab目前主要作品是《Invasion!》,让观众通过一只兔子的视角,观看一群险恶的外星人试图占领地球,而地球公民们奋起反抗。

1

入侵地球的外星人

目前《Invasion!》受到了一些关注,在各大VR平台上也有一定下载量,2017年上半年推出该片的第二集《Asteroids!》。


《Asteroids!》预告片

Baobab也从美国各大动画公司挖到不少人才,比如皮克斯《玩具总动员2》和《怪兽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 Larry Cutler 就加入Baobab作为CTO。公司目前有20名成员。

VR与动漫

在此前的《VR动画大跃进》一文中,三文娱就总结到,2015年的VR动画,有了许多进展。

比如每年都聚集众多新锐创意的圣丹斯电影节,2016届片单,引入了约30部虚拟现实影视作品,是上一届的三倍。VR动画也有五部。

除了这些新锐,美国的VR界早就迎来了皮克斯、迪士尼和梦工厂的老手。

Cartoon Network等传统动画公司也有所涉足。内容巨头Comcast的风险投资基金更是领投了Baobab的A轮,这家虚拟现实动画工作室获得了600万美元。

由苹果、工业光魔资深工程师们创办的Pixvana,与Baobab同样在12月被报道获得融资,金额也是600万美元。它要为自家工作室和其他需要虚拟现实流媒体技术的团队提供解决方案,并于2016年推向市场。

Oculus、谷歌、三星、微软,等等大硬件软件厂商,也纷纷布局技术和内容的提升。

许多上市公司也都把目光投到了VR,比如香港上市数字特效公司数字王国就要支付3890万美元购买加拿大虚拟现实技术公司IMV半数股份。

到了2016年,不仅是美国资本,许多中国金主也更深度涉足了VR内容。大家可以在三文娱网站3wyu.com上搜索关键词“vr”查看相关信息。

VR的过去:迪士尼等走过的弯路

尽管被看好,VR与影视娱乐结合的前景仍有待证实。

三文娱不久前也发过一篇文章,讲述迪士尼等在VR主题乐园上走过的弯路,全文附在这里供参考:

四十年前,就有一帮美国学生开始尝试打造一种虚拟体验;四十年后,虽然VR在文化娱乐大环境中逐渐找到它的位置,但VR乐园在商业上能否取得辉煌成绩,依然很难预测。

1970年代后期,来自纽约的美国海运学院(Merchant Marine Academy)的两个十几岁学生,Jordan Weisman 和 Ross Babcock ,第一次看到了测试用模拟装置。

装置里的内容,是一条航线和一场关于重新建造舰桥并帮助水手学习操作的故事。在它里面,Weisman 和 Babcock 看到了娱乐业的未来:不是一个只是去看科幻电影的世界,而是可以买一张票站在宇宙飞船上并加入队伍。

于是,他们退学了,装起一系列Apple II电脑,试图仿制一套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军事级系统。然而投资者们并不同意,他俩只能暂时将这一梦想搁置,并创办了一家叫做FASA的公司,开发了一些80年代广受追捧的桌面游戏,比如《机甲战士(MechWarrior)》《暗影狂奔(Shadowrun)》《血色苍穹(Crimson Skies)》等。终于,FASA的游戏赚了足够的钱可以让他们重视最初的想法,公司也卖给了微软。

他俩和Babcock的父亲Morton共同建立了虚拟世界娱乐公司(Virtual World Entertainment),简称VWE,正是这一名字唤起了科幻领域的一个新词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WE公司创造了一系列带有复杂控制设备的驾驶舱模式的娱乐装置,并将它们放置在一家机甲战斗娱乐中心里。玩家可以花费6-8美元驾驶三层楼高的机器人进行一场长达十分钟的火力交锋。关上舱门,玩家会通过屏幕看到一片无边的外星沙漠,只居住着它们的队友和敌人的机甲兵。

2

“你在头上绑一个如此又大又笨重的东西,当然那个年代只会更加笨重,你在其它所有人眼里就像个笨蛋。”Weisman现在说,“你不会希望当你外出享受一个娱乐之夜的时候看起来很蠢。”

对他们自己来说,机甲战斗装置更像是街机游戏厅设备而不是游乐场里的娱乐项目。但Tim Disney(Walt Disney的侄孙)的投资使他们开始想建造一个有更多游戏、可以吸引更多人的更大的中心,介于高科技街机游戏厅和室内娱乐公园之间。

1993年,VWE公司在帕萨迪纳开了一个虚拟世界中心,装饰成一个同时配备酒吧和餐馆的蒸汽朋克感的“虚拟架空世界”。

3

Pasadena的酒吧

那个时代,企业们或多或少都开始尝试将VR体验装置混进街机游戏厅或者主题公园这样的地方,VWE公司只是其中一员。

4

Iwerks四维影院

从世嘉游戏中心到更像主题公园的Iwerks Cinetropolis,就连英国的发明家Jonathan Waldern也在卖他发明的作为独立式VR游戏设备的虚拟成像头盔。

5

Jonathan Waldern 和他的头盔

当年的迪士尼与VR

在1990年前后,迪士尼公司向它的图像研发部门安排了一个秘密的任务:不计成本也要展示一个迪士尼质量标准的VR。

迪士尼的第一个尝试是从未向公众开放,但听起来最酷的主题公园项目之一。图像工程师选中了迪士尼即将发行的《火箭专家(The Rocketeer)》,一部具有复古未来感的超级英雄电影。

6

巧合的是,里面的英雄戴着一个巨大的头盔。玩家会坐在凳子上并穿上看起来很现实的触感“喷气背包”和一个有油门控制器的皮质无指手套,服务员还会为他们提供一个电影同款的金色头盔。最后一分钟,天花板上的灯将被关上,玩家们就会飞向虚拟现实世界。但这一项目的成本甚至高达军工级别,而无法装备到公园里。

之后又花了一些时间,迪士尼风格的VR装置才真正公之于众。

1994年,迪士尼的未来世界中心(Epcot Center),开放了一个阿拉丁魔毯装置,让参观者戴着鳄鱼嘴一样的耳机。

7

 

魔毯装置

在1998年,迪士尼又开发了一个装备有交互游乐设施的全室内主题项目:迪士尼探索,坐落在奥兰多和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里。这一室内游乐项目一开始主要在电影《海格勒斯(Hercules)》和《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的版权上下功夫,之后还被运用到另外一个芝加哥的公园里。

8

DisneyQuest

奥兰多的迪士尼探索带来了稳定的客流,但芝加哥的后来者很快就停工了,因为迪士尼要去开发另一个坐落在费城的中心。

同时,VWE公司也从高速成长的巅峰摔落下来——大型虚拟世界中心并没有获得多好的经营成果,反而给公司带来了更高的保养费用。在1999年微软买下FASA的电脑游戏运营权之后,这些中心就渐渐的关门了。

事实上,那是一个几乎所有固定地点娱乐的低谷时期,不只是VR。

Iwerks Cinetropolis只开了他们计划的30座公园中的两个,就因为损失太多钱而放弃了。之前炒作得更厉害的旧金山索尼娱乐中心则是慢慢的转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商场。Dave & Busters的产业链保证了一些机甲战斗装置可以暂时运行,但即使是他们也慢慢打消了这一念头。VR并不是一个新媒体,它只是又一个游乐设备。

9

Dave & Busters 经营着多家餐厅与游戏于一体的中心,图为它近年新开的VR娱乐区。

十年之后,机甲战斗娱乐中心和迪士尼探索都苟延残喘了很久。奥兰多的迪士尼探索持续开放了将近二十年,而机甲战士娱乐中心的设备还残留着一些追随者和二手市场。但在虚拟现实眼镜跳跃式的发展了VR行业的2012年之前,它都只属于过去。

VR乐园的现在

获得盛大集团3.5亿美元投资的The Void公司,是当前VR乐园的先锋。

The Void公司的总部在犹他州,他们在VR、视频游戏、交互影院、鬼屋等领域都是很有经验的创造者。这一游戏的体验被他们称为“超现实”——基于现实空间的虚拟体验,让参观者不仅可以看,还可以触摸。

The Void还提供另一个“捉鬼敢死队”主题的体验《捉鬼敢死队:Dimension》,从7月1日开始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里面。这个项目是他们在经历好几个月的测试之后,第一次向公众开放的公开游乐设施。一次50美元。

参观者可以戴上VR头盔,穿上触感背心,拿起枪形的塑料道具,就可以在现实中体验一把电影般的梦幻感受。游客们感觉自己似乎身处纽约的一间小公寓里,被小幽灵接近,然后找路进入电梯,爬出四十楼的窗户,看到一大群活的石头怪和一只维多利亚时代的幽灵……即使预测有隐藏的复活节彩蛋可供观众寻找,但这依旧是一项时间很短,只能同时容纳三个人而且只有一条剧情线的体验,而不是一个大型虚拟世界。但随着科技进步,这已经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项目了。多亏了头盔和道具枪上的追踪标记,玩家可以在游戏里看到他们的伙伴,并且在虚拟世界里自由地行走过很大空间。同时,触感反馈回给人极为真实的感受。

The Void在打造一项名为Evermore的蒸汽朋克主题公园的计划,名叫James Jensen的视觉特效导演提出了一个长期的梦想:创造一项让虚拟世界映射到现实空间的体验。

The Void 的主要竞争者是准备在下个月在东京开分公司的澳大利亚公司Zero Latency,和同样计划类似项目的美国公司Vyocor。地标娱乐集团(Landmark Entertainment Group)也预计将在明年在中国开一个充满VR游乐设施的“LIVE Center”。 从更广的范围来看,它还会和像是“激光枪战”“鬼屋”和“密室逃脱”游戏这样的固定地点娱乐项目竞争。而The Void的创造者们则认为他们在做一些从未有人做过的事。

10

Zero Latency项目,基于Oculus Rift、自有光学追踪系统、无线控制器,并在一个400平方米的场地运行,带给用户逼真的动作化虚拟现实体验。

11

Landmark Entertainment此前合作了环球影城、派拉蒙主题公园以及好多家拉斯维加斯酒店。它的LIVE项目将会落地中国的购物中心,让顾客可以使用 VR眼镜进入虚拟动物园、水族馆以及博物馆等地方。

The Void的体验从穿上这些“令人着迷的”装备开始。VR头盔和背包式电脑,可以让玩家和外面的工程师们建立好合作关系;触感背心,能让大到爆炸小到蜘蛛爬过的感觉都尽可能逼真。还有一些硬件设施提供了更多样的体验:团队开发的道具质子装置枪,嵌入在头盔中的手部捕捉体感控制装置,以及追踪台上所有装置的摄影机。团队还采用比图像更精准的无线电系统工作。

12

每一个Void体验者都被安排在一个专门搭建的台上,用真正的“重量”加强虚拟体验。按一个按钮,你就会感觉到它确实在你手指下;坐在椅子上,它就确实承受住了你的重量。而你走得越远,事情就会变得越充满奇幻。The Void最值得纪念的戏法之一叫做重定向行走:玩家看来笔直的走廊,在现实的台上其实是弯的,推动玩家走成一个圆,从而使明明很短的路程却感觉像是没有尽头。

The Void的YouTube频道包括了来自爱好者的表扬,其中不乏Aaron Paul(曾参演过《绝命毒师》而走红)这样的名人,称之为“我曾接触过的最容易得到但却最棒的体验”。

但实际尝试的时候,不管是“捉鬼敢死队”还是“大蛇之眼的诅咒(Curse of the Serpent’s Eye)”都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3

TheVoid 大蛇之眼的诅咒

对于一些人来说,触感背心和头盔太大了,让人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又比如,虚拟中的手和现实中的有一些偏离,使得玩家取火把的时候有些艰难。重定向行走虽然确实有趣,但并不让人觉得路程比实际的要远。

也就是说,这和以前那些没有VR装置的体验相比,并没有好太多。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世界。比如,你可以感觉到墙壁上粗糙的石头,却无法在上面做下标记;当你想跳下一块岩石,却发现跳不下去——只有只手把你往回推。

现在没有人知道The Void会变得怎样。它的第一次亮相是以小型“游乐设施舞台”的形式,像是“大蛇之眼的诅咒”和“捉鬼敢死队”那样。在得到足够多的付费顾客方面,他们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想法:让一个两到三名玩家组成的队伍一起进去体验,然后将他们的经历告诉他们之后的下一组。体验会实时变化,而玩家会通过多次参与体验积累经验,从而可以适应任何场景。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The Void的最终目标是一系列的大型主题公园,像是充满被他们团队叫做“维度舞台”的中心,在一个30×30英尺大的空间里可以同时容纳10-12个人进行“捉鬼敢死队”的开放式体验。

“维度舞台”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这样的非传统的电影体验,或者一个复杂的迷宫。但The Void公司并没有似乎也不打算建一个完全原创的体验,毕竟通过电影主题体验建立起的群众基础更容易为体验带来成功。而这很难为一个完全成熟的主题公园指明道路。这促使这使TheVoid不断地去添加一些足够独特的东西保持人们的新鲜感,虽然现在的VR比起25年前也没有那么大的风险,但一旦新鲜感渐渐消失,TheVoid就会像VWE公司一样。

VR主题乐园的新尝试

还有另一批人,希望VR能让那些旧的事物重新变得新奇。

在吸引一大群恐怖爱好者的定位上,VR确实是个好的尝试。

在马里兰州的六旗游乐园(Sixflags)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你都可以看到超人过山车装置。它建造于1999年,首次爬升达到208英尺,比公园里其他所有项目都高。第一次下降角度达到68度,最高时速达到73英里。

14

而现在,体验更加激烈。佩戴上VR装置,游客的视野将从现实世界中阻隔,进入虚拟场景中。在过山车爬升的过程中,Lex Luthor(超人系列中的反派)将游客拎上一座摩天大楼,而同时超人正在和一个挥舞着激光棒的机器人开战。然后,当过山车开始第一次下降,68度的俯冲被转变成一个足足90度的骤降。将恐惧提高到新高度。14

15

虽然这一体验中的图像并不很精细,甚至像五六年前的电脑游戏。但是一旦装置真的开始运行,相对简单的图像也变得足以让人信服,自由落体的完全失重状态、四周半的翻转……过山车的物理驱动完美的配合了故事情节。

16

VR公司以创造“存在”感的能力为豪,一种让你虽然处在另一个世界却感觉到很真实的信心。例如为用户展示一个虚拟的悬崖。如果他们知道这不是真的却无法不停住脚步,这一系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骗过了他们的大脑,让他们的身体相信这一假象。加上真实的特效,它更容易达到这一目的,或者提高真实体验。

17

对于主题公园来说,VR提供了一个诱人的机会:不用花费上百万的材料和施工就能将旧装置升级到新体验。以有四十年历史的过山车,加利福尼亚州的六旗魔术山的“大旋转(Revolution)”为例。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世界上最高的过山车,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完整旋转的过山车。但是只花了几年,竞争者就建造了更高的有更大旋转的过山车。对比现在设计的过山车,“大旋转”看起来很古老。

“通过VR,我们可以让一个像那样的过山车再一次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六旗公司的设施设计主管Sam Rhodes说,“当我们将VR装置添加到‘大旋转’上,乘客数量变成了原来的三倍。”

在母公司的引导下,主题公园已经转移到VR上多年了。很长一段时间里六旗游乐场都属于时代华纳,是它用来与迪士尼和NBC环球竞争的工具。“VR有改变商业的潜力,”主攻主题公园的产业分析师Tyler Batory说,“你可以改变过山车的主题去匹配季节或者电影,这比建造一个新品牌的过山车更好。随着设施变旧,参观者们并不像以前那么喜欢它,但是VR可以让它重获生机。”

当被问到对The Void那样的体验有什么看法的时候,Rhodes表示他自己也尝试过,并且认为它作为一个沉浸感体验来说做得很好,但对于它的商业模式自己还是心存怀疑。让人们愿意只为这样的体验付费可能会很艰难,特别是当人们只通过小团队参与,每次只有5分钟或者更多。在纽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The Void体验要花费一张高达20美元的蜡像馆门票,只为了一次只能容纳三个人的15分钟体验。“但我们的是门票的一部分,而且是每一辆过山车的每一个座位,所以总会有很多人。”

在六旗游乐场举办的活动上,还有一些同时被邀请参加超人试乘活动的乘客。他们来自美国过山车发烧友俱乐部,一个任务是享受更多过山车的非盈利团体。最初,成员们似乎都对主题公园里VR的地位有些怀疑。“说实话,我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廉价的把戏。”Matthew Ferrell说。但是在一个早上试乘活动之后,他变成了一个相信者。“我开始觉得它确实很好,虽然并不指望爱上它,但它将我放在一个我未知的场景。你完全从原来的世界抽身并被推到另一个一切都很真实的世界。感觉就像是一场电影,但是我并不是一个旁观,而是电影里被救的那个人。”

VR乐园的未来

在过去的四年里,VR已经发展成最让人兴奋的科技部门之一。大部分的设备都是直接卖给顾客的,它们提供的游戏体验基本上都必须绑定在家中的电脑和充电装置上。而另一部分VR类型则驱使人们走出户外,你可以自由地行走而不用担心会被电线绊倒。你会真实地感受到火焰的热量喷到脸上,以及从摩天大楼上下坠的失重感。

今年2月,盛大集团公布了将在VR领域投资3.5亿美元和The Void合作建造一个VR主题公园。巨幕电影公司IMAX也在和瑞典游戏工作室星风工作室联合带来“在复合影院、大型商场和其他商业中心的定点VR体验”。已建立的娱乐公园也在陆续将VR设备装备在已有项目中——这个夏天六旗游乐园打算将9座过山车升级成VR体验。

18

在某些方面,VR像是一个到处乱扔的词汇,主题公园已经提供了模拟飞行和4D影院,加上个头盔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有体验?但是如果他们成功了,就会创造出一条摆脱迪士尼、华纳兄弟这些帝国的道路。对The Void这样的公司来说,VR并不只是一项新科技,可能更是建立新世界的一个关键。

现在被建造在主题公园、商场、电影院和街机游戏厅的这些体验会在持续发展的VR产业中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我预测六旗游乐园会通过VR在未来几年里带来比其他对手更多的顾客,”Rhodes说,“我们预测仅今年就会有700万人乘坐我们的VR过山车。”对比起来,三星VR装置每个月差不多100万的活跃用户。根据虚拟现实眼镜的高拥有量来看,这是一个风险较小的项目,很多人第一次走出家门尝试VR,更多的可能是会选择像是The Void 或者Zero Latency这样房间规模的体验。

19

The Void这样的公司同时给顾客带来一种近未来的尝试,提前体验一项几年之后可能渐渐流向家庭的科技。直接销售给顾客的VR头盔被限制在大部分人买得起的价格。对比之下,The Void计划在每个头盔上花费高达1万美元,以使它可以传递足以值回入场费的高档体验。

沉浸感和隔离感这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权衡,也就是玩家有可能在幻想世界里迷失自我,也有可能因为头盔装置感到疏远。在超人过山车上,VR镜头里你身边的座位永远是空的。但像The Void这样的公司提供的体验中,却保证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体验:你可以看到你的同伴并和他们组队行动。

20

这些都是令人陶醉的东西。“事实上我很期待,感觉就像是在视频游戏刚刚发展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让这些精灵们跳进屏幕里,人们因此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但就像是魔术一样,它的那些把戏,那些‘我在虚拟世界里面’的想法,也会变老,会变的普通。但这是你通过在另一个地方的接触感受到的结果,是图像创造让你感觉是这样——我不知道它是否会逐渐消失。”The Void的Curtis Hickman说。

人们很难预测像The Void这样的公司会不会在商业上取得辉煌的成绩。虽然参观者们感受到了超乎寻常的体验,但是它高昂的价格、短时间的体验和相对少的参与者让它可能不会那么成功。不过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不管VR在文化大环境中的地位如何,在室外娱乐上它都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地位。

21

下一代硬件开始出现的时候,最新科技的新奇感总会渐渐淡去。但是你总是无法很好的模拟当你从一个真正的悬崖跳下去时你肚子里的真实感受,或者真正的火焰烧到你的皮肤和头发上的体验。除非人们开始在自家后院里建造过山车或者将他们的生活空间搬到满是游乐设施的游乐场里,这一魔术就只能在你真的从沙发上离开才能感受到。

VR影视是一个笑话?

更有甚者,从多个角度论述:

VR 影视,可能从根本上就是一个笑话。原因是,VR 并非和 3D 技术一样是一种影视的补充和极强,VR 和 影视,应该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文章链接在这:VR 影视是个笑话?

作者PingWest冯尚钺认为:VR 根本不是电影或者电视,它是一套与影视完全不同的新的表达形式和艺术语言符号。VR 在呈现内容方面的优势,由于内容不局限于矩形盒中,它为观众拓展了很多的行为空间,同时还拥有许多不同的视点。许多人经常会把 VR 类比于时下流行的 “ 沉浸式戏剧 ” 。当我们走入屠杀的场景,我们感受到悲剧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灵魂的被害。VR 固然彻底拆毁了线状的叙事,但是能够让人们体会到的是一种 “ 场叙事 ”。它不再是一条剧情的线索,人为设定的 “ 偶尔条件的必然结合 ” 。但却更反映了生活的本质:无数必然条件的结合,只不过是结合的方式是偶然的了。相反,无数种节点,无数个在主线情节之外的 “ 分支 ”,如今都可以被加入到整个叙事来,这定会带来极其巨大的颠覆和改变。不固定视角和行为,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让人焦虑。但另外一点,它又让人着迷。它意味着,一个故事的理解,现在有了前所未有的层次感。由于用户行为和参与的不同,即便剧情一致,现在也有了无限种阅读和体验的可能。如果我们思维还停留在眼前的 90 度视角,那么 VR 的自由视角是让人痛苦,但是如果我们把剩下的 270 度正式容纳入故事之中,那么,我们叙事的可能性会增加多少?

作者总结到,尽管人们在 VR 运用在娱乐上的投资上已经为数不少,VR 的硬件,从拍摄设备和用户终端都在更新。无论是但是可能我们要突破的不仅仅是硬件技术的表层瓶颈,而是我们自电影发明以来,一百年时间对于传统叙事手法的局限和依赖。当这种叙事手法成熟之后,会在另一个层面重新塑造硬件的形态,而那种时候的 VR 艺术,可能才真正脱离《 火车进站 》 的实验范畴,也真正脱离影视这个似是而非的 “ 母体 ” ,真正让我们领略其中的奥妙。

◆END◆

……………………………………………………

三文娱

微信公号:hi3wyu

新文化,新娱乐,新内容

干货最多的动漫产业新媒体

qrcode_for_gh_a6f29518b82f_344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三文娱已进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网易,知乎,微博等,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