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动画片如何进行不断创新(上篇):技术革命的飞跃与叙事母题的拓展

发布于 分类 美漫标签 三文娱分析狮

作者——胡夏滢

编剧帮特约撰稿人,女,动漫编剧,专注于国内外动漫产业研究。微信

————

导语


在全球动画工业体系中,美国动画片一直是引导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美国动画片不仅是全球商业动画的主流,也成了现代大众文化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生成图像和数码成像技术开启了美国动画的三维时代。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动画片更是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融合多元文化,以令人惊艳的技术创新审美水准创作了一系列的经典之作,也制造了无数的票房神话。

美国动画片2

美国动画片是如何进行不断创新的?

如今,美国动画片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工业笑傲全球的法宝之一。不过,在享受美国动画片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感动的同时,其辉煌背后的发展路径才更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新世纪以来,美国动画片是如何进行不断创新的?在创新过程中又是如何协调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技术、文本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来梳理美国动画片的创新之路。

 

技术革命打造视听盛宴


纵观美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玩具总动员》一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之一。这部由华特迪斯尼公司和皮克斯工作室于1995年合作推出的动画长片,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使用电脑特技制作而成的三维动画片

技术手段越先进,其影片的逼真性就越强

在此之前,美国动画片均以二维手绘制作而成,即由动画师将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分别绘制在透明胶片上,然后进行叠加完成拍摄。而《玩具总动员》则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环境,运用建模、渲染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形成立体而真实的影像,其极具冲击力与震撼力的视觉效果与二维动画截然不同。

如果说上世纪末,三维技术仅在动画领域崭露头角,那么在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中,计算机生成图像和数码成像技术则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全面取代传统手绘及平面动画,成为美国动画的主流,并向世界宣告动画CG(computer graphics)时代的到来

美国动画片3

事实上,动画艺术从诞生之初就依托于科技的存在与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二维到三维,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动画片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创作手段。

随着三维技术的改进,这种技术能越来越准确地模拟出现实生活中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物体,能忠实地刻画出我们想象中的人物、场景和动作。毫无疑问,技术手段越先进,其影片的逼真性就越强。

在过去,二维技术在角色造型和场景绘制上都相对简单,只能为观众呈现物体的基本全貌。这是因为哪怕一根多余的线条都将跟随角色运动产生变化,对运动的流畅性造成影响,二维动画也因此在细节和效果的表现上差强人意。

三维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类想象

三维技术恰到好处地弥补了传统技术的不足,凭借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和几何造型艺术,使动画电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

从技术层面来看,三维动画的重点在于运动控制和渲染技术。所谓运动控制,即根据物体的碰撞、流体的运动等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再基于这些模型的运动控制,由电脑通过计算来完成三维动画的运动表现。

所谓渲染技术主要包括灯光和材质,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光对物体的照射来体现动画对象的立体效果,通过给动画对象的表面添加细节来增加真实感

例如在《飞屋环游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成千上万个气球带着小屋飞翔的镜头,然而每一个气球都要考虑到实际光照的反射、透射和投影,还有重力、风力以及气球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当气球上升到半空时更需要光影的渲染,使之看上去呈梦幻般的半透明效果,又不失光彩夺目。

这都是难度极高的仿真问题,针对于此皮克斯专门开发出了全新的模拟器和渲染通道来支持模拟运算,最终将史无前例的数码虚拟气球群呈现给观众。

美国动画片4

在逼真与自然之外,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也更加新颖多样,可以说,三维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类想象,其审美所能承载的内容远比传统动画艺术要多。

正如台湾著名学者郎咸平曾经说过:“动漫特技的逼真感和震撼力刺中了观众的幻想神经”

前所未有的立体感与拟真图像挑战了观众由平面动画树立起来的定势思维,让动画片“超真实”的艺术魅力展露无遗。

“超真实”的概念由法国后现代主义学者鲍德里亚提出,曾是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由许多无源无本的幻象组构成的新的社会现实。

技术革命的飞跃成就了动画电影奇观

而以科技作为依托的动画电影,正是通过将人类心中的真实与想象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展现一个崭新的奇观世界。

《海底总动员》中,现代电子符码虚构了海底的幻境,强大的3D引擎在五彩缤纷的海底背景和色块里发挥到极致,视觉感染力与冲击力让观众置身于独特的海底奇观中,更侵染在对海洋审美的幻象之中。

《功夫熊猫》更是将故事背景置于山水之间的墨色中国,将观众带入古老东方的奇妙探险里,情景交融的生动展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中虚实相生的美学内涵

毋庸置疑,技术革命的飞跃成就了动画电影奇观。而另一方面,先进的科技也成为动画叙事的推动力量之一

《冰雪奇缘》里,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技术打造了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而冰雪效果除了为观众带来美的体验之外,还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相伴而生。

影片开头,当艾莎得知父母去世后,俯视镜头下的房间中晶莹的雪花正迅速蔓延着;而在结尾处,当妹妹安娜被冰冻在自己面前时,原本漫天飞舞的雪花瞬间凝固在半空。

可知“魔法”是与情节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的情绪紧密相连的。艾莎离开皇宫高唱“let it go”的那场戏让所有观众为之惊艳,冰雪魔力随着指尖优美地飘洒,既完成了雪之宫殿的建构,也将女主角洒脱的魅力展露无遗。

通过对影片细节的推敲可以发现,3D技术在影片中的大范围使用并非单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辅助叙事,技术手段与叙事冲突已经一并成为美国动画片美学特征的主导因素。

 

叙事母题的拓展


好的故事擅长灵活运用叙事母题

毫无疑问,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美国动画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然而当技术的光环褪去,故事始终是成败的关键。既然是讲故事,就存在一个怎么讲的问题。一般而言,好的故事往往擅长灵活运用叙事母题。

我们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体制、风俗习惯等,但是却传承着类似的神话、传说、期望。这些基本相似的叙述形态就是“母题”。

传统的美国动画片的叙事母题

传统的美国动画片大多表现了“冒险”、“力量”、“狂欢”等浪漫主义式的母题。这是源于动画片讲述的故事表现了人类一种无意识的梦幻活动,它为人们提供了对日常问题和欲望的乌托邦式的解决方案。

在物资匮乏的过去,人们希望逃避社会压力,遵循快乐至上的“本我”欲望,但他们一方面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实现这样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对大自然未知的力量充满着好奇和向往。

于是传统动画片通常就会告诉人们:只要善良诚实勇敢,就能改变命运变身为“超人”或“白雪公主”,获得天降的“魔力”和王子的吻。

新世纪美国动画片的叙事母题

然而,现今的美国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视作品也必然打上了时代发展的印记。在新世纪的美国动画片中,除了延续这些传统的叙事母题外,还重点增加了如“自我力量”、“独立女性”等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母题,在主题表现上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这是因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已不再单纯幻想超级英雄或神秘魔法的出现,而是渴望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慰藉。

美国动画片5

比如,《料理鼠王》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如何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法国顶级厨师的故事。从“老鼠”与“厨师”这样一组二元对立可以看出这是一部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动画片,但影片并没有过多描写主人公的高超厨艺,而是着重表现其实现梦想的艰辛过程。

实际上,童话故事里力量之源的转变,与美国个人主义的发展是一致的。动画片的主角真实地映射了社会中沧海一粟的小人物,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的底层,但都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蜕变成实现梦想的“英雄”,尤其是在美国这种开放、公平的环境中,这便是新世纪以来逐渐成型的新“美国精神”。

“力量”母题从强调“他人”转变到立足“自我”,这使得新时期的美国动画片在对梦想主题的刻画上不同于过去,观众在接受动画片的同时也接受了其背后的意义。

 

 

【下篇预告】美国动画片如何进行不断创新:角色性格拓展、多元文化与传统价值的融合。

◆END◆

……………………………………………………

三文娱

微信公号:hi3wyu

新文化,新娱乐,新内容

干货最多的动漫产业新媒体

qrcode_for_gh_a6f29518b82f_344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三文娱已进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网易,知乎,微博等,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