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AI玩具等“风口业务”,暂未增利
近日,国内与国际市场各大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在宏观经济不振和关税阴云的背景之下,欧美玩具公司的业绩普遍下行。
其中美泰三季度净销售额约17.4亿美元,同比下滑6%;SpinMaster营收约7.35亿美元,同比下滑17%;Jakks收入约2.11亿美元,同比大跌34%。孩之宝则通过密集推进《万智牌》IP联动和拓展授权,实现收入增长8%达到约13.88亿美元。

对于欧美日韩公司,文创潮将在迪士尼、万代等巨头发布业绩之后进行解读。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在A股上市的四十余家IP相关公司。
首先是与玩具和文具相关的15家,其中不到一半能够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增幅超过5%的有*ST沐邦、星辉娱乐、元隆雅图、创源股份、广博股份、晨光股份,共计6家。
我们注意到,*ST沐邦、星辉娱乐、元隆雅图都是在业务模式/IP矩阵有了较大重整之后,实现收入大幅回升(同比增幅超30%)。

和影视/文化娱乐相关的28家,约半数实现收入增长,其中增幅超过5%的有华智数媒、光线传媒、欢瑞世纪、*ST大晟、上海电影、中国电影、中文在线、ST明诚、果麦文化、横店影视、幸福蓝海、金逸影视,共计12家。
我们注意到,华智数媒、欢瑞世纪、*ST大晟、中文在线都是主要通过短剧业务实现收入大增(同比增幅30%)。不过,这四家本季度全都亏损。
与此相对比,光线传媒、上海电影、中国电影都是收入和利润同样大增。另外,万达电影收入下滑但利润增长超过2倍,拓展IP衍生开发有了一定成绩。

接下来,文创潮就来简要解读这四十余家当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公司。

玩具/文具与衍生
*ST沐邦,前身是老牌玩具公司邦宝益智,前几年新的管理层大力跨界新能源,反而开始了连年收入下滑,并且陷入亏损。
财报中,它并没有对三季度的营收大增但继续亏损做出说明,提及更多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收入下降,还有提醒投资者“公司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等”以及“公司当前涉诉案件较多,且叠加资金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公司多个经营性账户出现冻结”。
星辉娱乐本季度的营收增长41.26%、扭亏为盈,主要是甩掉了足球业务(出售了西班牙人俱乐部),重新聚焦车模玩具老本行,还有十年前收购来的网络游戏。
玩具方面,星辉娱乐表示坚持“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双轮驱动,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创新玩具精品,持续探索与国际化头部IP的深度合作,推出了路虎揽胜运动SV遥控车、法拉利Purosangue遥控车及26寸宝马MINI山地自行车等新品,还推进法拉利F1 SF-25遥控车、宝马MINI积木车、宾利积木车及智能太空变形系列等新品的研发。

元隆雅图本季度营收大增41%,利润增长超2倍,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降本增效有了显著成效(销售、管理、研发费用下降),还有“大IP+科技”战略加速落地。
财报提到,元隆雅图形成“国潮”+“国际”的IP矩阵,比如与天安门旅游服务集团合作开发“四季天安”冰箱贴,与上影集团旗下子公司上影元合作开发《大闹天宫》IP产品,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成都国之瑰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熊猫“花花”IP文创产品,等等。国际IP主要包括环球影业的15个IP。
渠道方面,元隆雅图推出零售子品牌“元隆元创”,在北京大吉巷和天安门广场分别开店,同时持续开拓自营元隆文创生活馆、文创专营店、IP主题快闪店、机场高铁店、文创自动贩售机以及自营和经销商专柜等,在多个城市部署NBA潮玩自动贩售机。线上渠道方面,已在京东、小红书、抖音、天猫等平台开设多个环球影业旗舰店、元隆元创旗舰店等。
创源股份近年也完成了管理团队的更迭,本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4%,部分原因是汇率变动导致,从去年同期的损失转为正收益。
创源股份在IP领域进行了布局,已公布的包括参与黑蚁资本的基金投资,与天络行、酷乐潮玩等上下游企业合作推进国内文创产品及销售渠道。目前创源股份整体国内文创团队规模接近100人,其中产品研究院有将近40人,品牌运营部门负责恋屿、TDP、TT、锦福等4个品牌的运营。
广博股份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长8.71%,净利润同比上升52%,主营业务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多了1.86%个百分点。
在文创领域,广博股份陆续推出了“kinbor”“fizz飞兹”“papiest 派乐时刻”等子品牌,其中“kinbor”主打手账周边。广博股份去年进军谷子市场,近期CTE中国玩具展&潮玩展它的首度展出《名侦探柯南M28:独眼的残像》食玩系列,联名产品的IP包括三丽鸥家族、面包超人、初音未来、名侦探柯南、咒术回战、葬送的芙莉莲、诡秘之主等。

晨光股份披露,旗下九木杂物社本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1.55亿元,同比增长9.22%,今年新增了多场与外部IP联动的快闪活动。
截至9月末,晨光生活馆+九木杂物社在全国的门店数量超过870家,继续保持快速开店节奏。晨光股份在全国构建了近7万家使用“晨光文具”店招的零售终端,线下终端门店数量稳定。
华立科技的整体营收和利润都有所下滑,四大业务板块中,动漫IP衍生产品销售在本季度实现收入约2.66亿元,同比增长7.5%,毛利率40.19%。
华立科技的动漫IP衍生产品,主要包括《宝可梦》《奥特曼》《我的世界》《三国战纪》等系列街机卡牌。
10月14日,它宣布推出全新IP运营厂牌”warawara”,同时完成对《苦熊GO-YA BEAR》《鹅精病GEEESE!》等原创IP的战略收购。

实丰文化表示,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策略,形成“AI智能电动玩具、IP动漫衍生品玩具、潮流玩具”三大主要产品线,IP覆盖宝可梦、迪士尼(冰雪奇缘、玩具总动员、疯狂动物城、怪兽大学等)、海绵宝宝、蛋仔派对、超级飞侠、熊熊乐园、喜羊羊与灰太狼、小刘鸭、乖巧宝宝、萌二、猪小屁,等等。
实丰文化强调,公司坚定将AI技术作为核心创新引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围绕“AI+产品”打造智能玩具产品矩阵,如“AI+毛绒”、“AI+电动宠物”、“AI+桌面机器人”等。2026马年将至,实丰文化与百度智能云联合开发,将推出马年生肖主题AI玩具。

影视与文化娱乐内容
2025年,除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电影,文娱领域的大热门话题自然少不了短剧、漫剧、AI+影视。
三季度,浙江华智数媒的收入猛增26倍,约6569万元;净亏损约2.95亿元。
华智数媒表示,公司积极拓展在短剧出海、互动影游、AI换脸垂类大模型、互联网营销服务、IP运营等五大新赛道的战略布局。
发力追赶短剧风口的影视公司,还有欢瑞世纪、*ST大晟、中文在线、华谊兄弟等。不过,短剧业务目前显然没有给它们带来太多利润层面的改观,往往在营收大涨的同时对应成本和费用激增。
比如欢瑞世纪提到,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123.3%,营业成本增长149.94%,销售费用增长393.45%,主要原因全都是短剧业务的快速发展。
中文在线表示其营收大增主要是因为子公司海外短剧平台FlareFlow境外收入增长,它的累计下载量突破1900万人次,上线作品超3000部。公司的AI小说出海、AI动漫短剧业务能持续为短剧输送IP素材,形成“AI 生成内容—短剧改编—IP 衍生”的协同效应。2025年第三季度,中文在线营收约4.54亿元,净亏损约2.94亿。
影视行业本季度能实现净利润大增的(不包括亏损减少的情况),主要是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四家。
中国电影本季度收入约12.12亿元,同比增长35.61%;净利润约1.77亿元,同比增长近15倍。主要原因是三季度有主投主控的电影上映,比如《南京照相馆》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国庆档第一《志愿军:浴血和平》也是中影主投)。
由于上半年的部分主投电影票房不及预期,中影在前三季度的利润同比下滑44.86%。
上海电影本季度收入约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净利润约8566.58亿元,同比增长123.51%。最大功臣自然是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内容与产投联动发展”。

除了《浪浪山小妖怪》17亿元票房,上海电影股份旗下的上影元文化与阿维塔、伊利&优酸乳、瑞幸、美团、全家、艾漫、晨光文具、卡游等30多个品牌达成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IP消费力的有效转化。
此外,上影元还有文创自研板块“上影元品”,目前开发了产品1000+SKU,核心布局“元潮力”(潮玩艺术线)、“元生活”(品质生活线)、“元非遗”(国粹传承线)三大赛道,覆盖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名创优品、KKV、上影影城、UME、西西弗书店等渠道。同时,围绕B端客户,进行定制化文创产品开发。
光线传媒本季度营收约3.74亿元,同比增长247.54%;净利润约1.06亿元,同比增长约10倍。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百亿,部分衍生产品至今依然有热度;去年上映的《小倩》等电影,仍有部分票房结转到第三季度。
目前,光线传媒在推进的动画项目数量众多,包括《去你的岛》《罗刹海市》《大鱼海棠2》《相思》《朔风》《外婆,我的耳朵里有条鱼》《涿鹿》《姜子牙2》《茶啊二中2》《昨日青空2》《大鱼海棠3》《八仙过大海》《大理寺日志》《妲己》《二郎神》《陆判》等。
光线传媒还披露,艺人经纪业务的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20%,投资业务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公司在择时、择机布局IP运营业务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微短剧市场发展趋势,已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
万达电影本季度营收约30.99亿元同比下降6.58%,净利润约1.7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倍。
增长的原因,一是暑期档市场回暖,万达电影在国内的直营影院实现票房18.8亿元,观影人次404.8万,三季度市场份额14.8%。同时,万达电影参与投资出品的《南京照相馆》《长安的荔枝》等电影上映。
第二大原因是IP衍生业务。暑期档万达电影开展了“超级娱乐动漫市集”等主题营销活动,整合IP、场景与人群,有效提升影院坪效和会员粘性,同时配合《光与夜之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呆萌町”等IP以及战略投资的玩具品牌52TOYS系列产品,为公司带来非票收入与票房转化的双向增量。
近期,万达电影的IP产品板块影时光,旗下自有潮流艺术厂牌“栖境”的“大梦想家”系列手办和版画发售,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并通过搭载数字确权系统“Rtime link”为收藏提供了增值体验。
此外,影时光的原创潮玩 IP “MOMO&FRIENDS”系列产品也陆续上线。

三季度影视领域收入超过10亿的还有芒果超媒,营收约30.99亿元,同比下降6.58%;净利润约2.52亿元,同比下降33.47%。
芒果超媒表示,1-9 月芒果TV用户月活均值同比增长约 11.08%,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公司整体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电商业务收入下降,将战略收缩传统电商、更加聚焦芒果 IP 的衍生品开发。
和万达电影一样提出要拓展非票业务的,还包括横店影视等。本季度横店影视营收约5.22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小幅盈利。
横店影视开展了暑期档“共赴青春之约”“动画专题”等主题观影活动,吸引学生、亲子等群体。
横店影视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多家“横影生活馆”超市,商品包括食品饮料、益智玩具、家居生活、婴童用品等。在武汉王府井影城还新增了“横好玩”游戏潮玩馆,馆内配备PS4、PS5、任天堂Switch等游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