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一代消费者的新型平台。
作者:Jace
随着Z世代和千禧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再加上疫情将直播卖货之风吹到了全球,新型电商越来越被看好了。
近日,来自美国的两家直播购物平台相继宣布完成新一轮的融资。
主打收藏品交易的购物平台Whatnot完成了1.5亿美元的C轮融资。既有投资者A16Z和 Y Combinator 继续参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旗下的投资机构 CapitalG也新入局。另外,天使投资者名单上又加入了一些赫赫有名的新名字,比如篮球运动员Andre Iguodala、 Zion Williamson等。
这已是Whatnot本年度第三轮融资。早在今年3月和5月,Whatnot分别在A轮、B轮融资中获得2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此次C轮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已经达到15亿美元。成立2年,Whatnot正式跻身独角兽之列。
同样在9月,主打潮流产品的购物平台NTWRK收获了50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和全球奢侈品企业开云集团(Gucci、YSL等品牌的母公司)领投,由LionTree Partners和Tenere Capital参投。
据知情人士透露,NTWRK已在此前的A轮融资中筹得资金1000万美元。本次的5000万美元融资将用于开发新的在线直播购物方式。
接下来,三文娱简要解读这两家公司的模式。可能你会发现,它们的玩法在国内早已司空见惯。
Whatnot:收藏品认证+转卖,开拓“盲盒”直播新玩法
Whatnot是一家以直播拍卖的形式为潮玩收藏者提供的二手交易平台。目前,交易产品覆盖Funko Pop、球星卡、神奇宝贝卡、设计师玩具、电子游戏等25个品类。
Whatnot同时运营着网站和App。在whatnot.com网站上,通过静态格窗的形式展示着上万件商品,用户可以直接点击购买。在APP端,经过认证的商家可以选择任何时间以直播的形式直接与买家交流,并拍卖商品。
Whatnot的直播拍卖也有两种玩法,一种是直接购买,买家确切地知道买到了什么;另一种是线上“拆盲盒”,买家买下一个未知内容(通常也很稀有)的卡包,然后在直播中观看主播开封并展示。
Whatnot联合创始人Grant Lafontaine透露,目前平台上有几千个活跃的买家,公司的最大驱动力是球星卡,其次是宝可梦和Funko Pops。
Whatnot是一家实打实的初创企业,成立于2019年12月,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目前,公司正处在飞速扩张阶段,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完成4轮融资,总金额达2.25亿美元。其产品种类和业务模式也在一轮又一轮的资本支持下愈发丰富。
2020年初,以买卖运动鞋起家的Whatnot开始转售潮流玩具Funko Pops。彼时,收藏品转买交易中假货问题层出不穷。Whatnot便将已在GOAT和StockX等球鞋交易平台中被充分证明有效的模式——认证转售,移植到自家平台上。
具体而言,Whatnot相当于充当了处于买方与卖方之间具备专业权威的中间人角色。买方在平台上下单后,卖方先将该收藏品寄给Whatnot。Whatnot识别收藏品真伪,再将通过正品认证的产品寄给买家,同时收取包含运费在内的9%的佣金。
2020年12月,Whatnot宣布完成4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并从转售Funko Pops扩展到其他品类,包括神奇宝贝卡、球星卡和FigPin。在疫情推动下,Whatnot开始尝试直播拍卖。
此前,直播拍卖多在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进行,Whatnot致力于成为该领域更专业、更安全的交易平台。例如,只有经过审查或者被邀请的卖家才能启动直播销售;Whatnot建立了一系列工具解决付款和售后问题,而无需消费者手动与卖家联系。
2021年3月,Whatnot完成A轮融资,筹得资金2000万美元,由Andreessen Horowitz(简称A16Z)的合伙人陈梅陵(Connie Chan)领投。联合创始人Grant Lafontaine称,此次筹得的资金将用于品类扩张,如漫画书、电子游戏和一些老式硬件等,并且,“团队95%的重点是在直播方面”。
同一时期,Whatnot“盲盒式”直播拍卖的玩法也变得愈发受欢迎。多名用户一起出资购买一整盒稀有且昂贵的卡包,每名用户随机获得一个号码。每个号码都与盒子中的某一个卡包相关联。卡包在直播中被一一打开,再寄给与该包号码绑定的所有者。
2021年5月,Whatnot通过B轮融资筹得资金5000万美元,由Y Combinator的 Continuity Fund领投,A16Z和Animal Capital跟投。此时,公司的全职员工已由1月份的10人增长至45人。
2021年9月15日,Whatnot宣布在C轮融资中筹得1.5亿美元。投资方除了Y Combinator和A16Z两位老玩家,还有新入局的CapitalG——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创投机构。Lafontaine称将把此次筹得的资金用于APP的完全重建,并推出“预出价”功能。Whatnot还将把商品扩展到更多类别,例如NFT。公司正在研究将NFT的画面导入Whatnot,并在直播中展示。
截至目前,Whatnot的GMV相比年初已经增长了30倍,平台对每次交易收取8%的佣金。Whatnot 89%的流量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印度贡献了少部分流量。Lafontaine称,到2021年底,公司全职员工将达到100人。
NTWRK:面向Z世代,潮流文化是核心
NTWRK是一家将直播购物与娱乐内容相结合的电商平台。
主播们通常由品牌方、艺术家和娱乐明星等流行文化人士组成,他们在其主持的原创节目中推出一些限量款潮流产品供观众选购。
观众可以一边观看节目,通过评论与主播互动,一边点击悬浮在屏幕下方的链接购买商品。观众可以在直播开始之前设置提醒,也可以观看直播回放(中国读者对此或许会颇为眼熟)。
在NTWRK上,主播主要面向年轻的Z世代销售各种潮流服饰和艺术收藏品。目前,在该平台上可以买到包括配饰、艺术收藏品、服装、球鞋在内的10个品类的商品。
比如,KAWS公仔、Nike球鞋、以及一些转售的稀有的球星卡等。今年夏天,NTWRK推出了NFT工作室,专门售卖BADBOI、Imaginary Foundation、MILKMAN、Young & Sick等创作者的加密艺术作品。
与一般“主播介绍,观众下单”的直播购物不同,NTWRK强调潮流文化体验,因此更加注重平台内容的打造。它通过日常节目和虚拟文化活动两种方式吸引观众。
在日常节目方面,NTWRK会邀请一些在年轻人中颇具盛名的人士来担任节目主播,比如美国歌手Billie Eilish、DJ Khaled,运动员奥德尔·贝克汉姆、布雷克·格里芬,设计师亚历山大·王、村上隆等。他们在节目中展示原创产品、收藏品,并与观众实时互动。
虚拟文化活动是NTWRK吸引观众的另一种方式。
2020年12月,NTWRK举办了一场名为BEYOND THE STREETS的虚拟艺术博览会,汇聚了50余名艺术家,独家展出了雕塑、版画、素描等艺术作品。经NTWRK直播后,吸引了超过25万观众参与。
2021年2月,NTWRK举办了为期两天的Unboxed设计师玩具、收藏品虚拟文化节,村上隆、KaikaiKiki、Jeremy Ville 等世界级创作者、艺术家们带来了30 多款独家产品。
2021年3月,街头服饰设计师 Don C 发起策划,与NTWRK合作举办了Off Court 虚拟篮球文化节。这场直播中加入了音乐表演,同时售卖篮球周边和运动鞋,吸引了超过百万的观众观看。
打开NTWRK的APP,今年的虚拟文化活动已经排到了12月。
比如,将于10月31日举办的“潮流玩具大赏”,将于11月15日举办的“假日礼物指引”,以及将于今年12月再度举办的BEYOND THE STREETS虚拟艺术博览会等。
值得一提的是,NTWRK举办的第二届TRANSFER虚拟文化节为期三天,于10月8日刚刚落下帷幕。此次文化节由陈冠希策划,潮流教父藤原浩担任艺术指导。艺术节全程在APP上直播,内容包括艺术节对谈、DJ和音乐表演等,期间有超过30个品牌在平台上投放了商品。
NTWRK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Aaron Levan,他曾在Reed Exhibitions展览公司担任副总裁,推出了时尚、艺术和体育领域中最知名的品牌之一ComplexCon,并创办了当时行业内最大的街头服饰贸易展Agenda Show——这也部分解释了NTWRK专注于内容打造并推出了各种虚拟文化节的原因。
据Crunchbase数据,NTWRK于2018年5月完成种子轮融资;2019年9月,NTWRK在A轮融资中筹得资金1000万美元,由运动服饰零售商Foot Locker和现场音乐公司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共同投资;2021年9月23日,NTWRK进行B轮融资,高盛和开云集团一共投资5000万美元。
同样是电商直播平台,NTWRK与Whatnot努力的方向却有明显的不同。Whatnot专注于收藏品的转售,其亮点在于正品认证,意在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更专业、安全的交易环境;而NTWRK则偏向于在内容上精心布局,营造一个深受Z世代喜爱的潮流社区,将潮流文化与直播购物的交易机制充分融合。
疫情之下,两家公司都借着直播电商和潮流与收藏产品的东风,被推向了资本,出现几千个直播卖家撑起15亿美元估值的景象。
当然,潮玩/潮品在美国并不是风头最劲的那一个。
三文娱注意到,还是在9月,软银牵头向NFT足球游戏平台Sorare注资6.8亿美元,后者估值43亿美元;体育IP运营公司Fanatics的球星卡子公司Fanatics Trading Cards融资3.5亿美元,估值达到104亿美元。
这些更加“躁动”的案例,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关键词:N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