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由三文娱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四川大学教授、重回汉唐创始人等嘉宾,在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上的深度探讨,包括汉服背后的中国式审美、汉服与数字文创、国风跨界文旅融合等话题。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引领力、全球竞争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向世界打响“成都·数字文创”金字招牌,5月25-27日,成都举办了2021 IGS·全球数字文创发展大会。
大会邀请腾讯、网易、阿里、罗布乐思等数百家数字文创行业龙头企业,有文化部原副部长、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副主席等嘉宾,包含二十场专业论坛,集合云游戏、电竞、区块链、文旅、沉浸式娱乐、剧本杀、国潮国风、潮玩等文创领域最新最全热点话题,并创新举行“文创大集市”、数字文创IP重点项目路演、NFT破圈路演等。
点击了解:2021 IGS博览会全球招商启动!邀您共同闪耀成都!
点击关注IGS大会官方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
其中,5月26日上午的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尚伟,四川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杨森林,四川德商产投集团副总裁邵家桢,如梦霓裳创始人月怀玉,重回汉唐创始人绿珠儿,四川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施倩等嘉宾,分别从汉服与数字文创、国风时代的跨界文旅融合、商业地产与Z时代、复兴汉服重塑中国式审美、汉服文化赋能新经济发展等角度,各自分享了对汉服产业的研究与见解。
他们看到成绩,也认识到问题。
比如绿珠儿指出,“不知不觉中,我们被西方审美主导却不自知”,“汉服不仅仅是服装,还连带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她希望有一天,中国式审美、中国式服装能够与西方服饰并立。
这也是许多中国汉服商家的希望。
作为2021 IGS·全球数字文创发展大会的战略合作媒体,三文娱整理了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嘉宾的分享内容(有删减和调整顺序),这里呈现给大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图片多取材自嘉宾们的演讲文件。
绿珠儿:复兴汉服 重塑中国式审美
绿珠儿,重回汉唐创始人。在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她的演讲主题是《复兴汉服 重塑中国式审美》。
2005年,绿珠儿在文殊坊开了第一家实体店。在这之前,她是一名新闻从业者。“因为对汉服的热爱,我进入了汉服行业。我的演讲主题关于认知——中国式审美。”
什么是中国式审美?
绿珠儿认为,在日常的生活和人生的成长阶段,会有很多的审美,但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审美是一种西式审美。如,用“像洋娃娃”来形容一个小女孩漂亮,用“长得洋气”来形容女孩儿的衣服穿得很漂亮。
“不知不觉中,我们被西方审美主导却不自知。”她说,西式审美不是不好,但不一定最适合中国人。大部分中国人的体形、身体曲线特点(柔和),与欧美人有很大不同。世界如此之美,是因为它有这样的多样性(人种、景观、物种、文化多样),我们希望美也是多样的,建立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
在绿珠儿看来,特别时期、特定阶段,仰望西方,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很多中国品牌名字像西方品牌、用英文字母作为名字、请外模拍摄商品照、设计跟随西方品牌,这些特殊阶段对大众心理的迎合,是无可厚非的做法。
但是当下,”中国的国力在上升,西方神话破灭,国货国潮兴起,我们中国服装人要有自信,也有责任组出中国自己的品牌,引导消费。”
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在大约三千七百多年的时间中,华夏民族主要聚居穿着的服饰体系,统称为汉服。现代汉服是在古代汉服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形制要求,制作出来符合华夏审美、体现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特征的服饰(暂无国家标准)。
汉唐宋明等时代的审美都很有特色。
汉朝服饰的特征:端庄典雅,比较凸显身体曲线。
唐朝的服饰特征:华丽、雍容、色彩丰富、对比强烈(显自信)显腿长。
宋朝的服饰特征:纤细、清雅、显瘦显高。
明朝的服饰特征:A字形、繁复精美、能藏肉。
这些不同时代的汉服都有共同的特点——平面剪裁为主,中缝均分,守正执中,交叠平前,阴阳和谐,相交尚右,文明有序,宽松飘逸,隐扣系带,二次成型。
“汉服不仅仅是服装,还连带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绿珠儿认为,汉服现在不仅仅是中国很流行,也流行到了国外。
她希望全世界的服装舞台上不只有西式服装在引导着潮流,希望中国式审美、中国式服装能够跟它们并立。
蔡尚伟:汉服与数字文创
蔡尚伟教授认为,目前汉服和数字文创已成为全国产业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文化现象。
在以《汉服与数字文创》为主题的演讲中,他从汉服与数字文创的关系、融合后的发展空间、已有探索及未来机会四方面做了介绍。
那么,什么是“汉服”?什么是“数字文创”?蔡尚伟认为不同人对于这两个词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汉服”拥有多重含义,其中包括它的原始意及当代广义和狭义的释义。
“数字文创”看起来与历史悠久的汉服文化反差大,但汉服和数字文创,在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两方面都已经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化传播方面,数字文创是汉服文化传播非常重要的方式、载体;产业的角度,许多机构都在借助汉服文化资源拓展数字文创的产业探索。
“汉服文化资源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是现存的一些实物资源。如孔府旧藏的明制汉服,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汉服形、制色彩等信息,以及文化内涵。这是我们现在可以获取的第一手的汉服产业资源。” 此外,蔡尚伟还提及,可以从古代绘画、图本、雕塑、文献等,获取汉服文化资源。
他说,事实上许多机构和人也在有意识地对汉服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现在,不少影视作品、汉服服饰、游戏、动漫画等数字文创内容,都融入了汉服元素或汉服文化。如《一梦江湖》《剑网三》在产品中充分地应用了汉服的元素,将国风的审美风格来进行内容创作和产业开发。
汉服与数字文创融合,再叠加到其他的一些产业和区域发展、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发展任务中间,也有非常多的案例。如,成都提出构建汉服产业功能区,这也是成都市发展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目前来看,汉服与数字文创的融合与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蔡尚伟说,“从投身数字文创,利用汉服文化资源来发展数字文创,和利用数字文创的载体推动汉服产业的发展,汉服产业链、汉服产业生态圈的全要素的构建来说,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在他看来,汉服并不仅仅是一类服饰的兴趣爱好,而是涉及学术话题、产业发展的一大文化现象。汉服产业的发展需要自下而上的民间的力量、汉服爱好者的力量、汉服商家的力量;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在公共文化服务,汉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打造上多下一些功夫;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增强汉服文化的关注度和包容度。
施倩:汉服文化赋能新经济发展
施倩,四川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四川汉服专委会执行主任、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青委会华服工作小组副组长。在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她的演讲主题是《汉服文化赋能新经济发展》。
她分享了一组汉服产业数据:
从2015年到2019年,淘宝数据、天猫的数据分别是1.9亿、23.5亿、5.1亿、10亿和45亿元。
相较于游戏等行业,45亿元的市场规模很小。但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汉服产业在高速增长。
在淘系平台,购买过汉服的消费者数量是1800万,潜在消费者数量是4.15亿。其中,女性用户占比80%;2017年~2019年汉服在服装领域的渗透率达到了2倍。
“也就是说,2017年~2019年,购买汉服的人和购买普通服装的人的比例上升了2倍。”施倩说,这些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汉服了。
消费金额方面,绝大多数的消费金额集中在200元~500,500元~1000元,千元汉服的消费人群中90后占比最大。
那么,汉服产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施倩说,如果将其定位为一个单纯的服装产业,很多商家都比不过曹县的商家。
“因为曹县有最完整的产业链,最便宜的物料。如布料价格在3.5元~5.1元。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一个纯粹的服装产业,拼不过。”
在她看来,汉服不是单纯的服装产业,也不是单纯的文创产业,文化产业。
“所以我觉得,汉服产业其实是一个跨界,它本身就是一个跨界的产业形态。汉服产业本身来说就是文化赋能了服装产业的结果。”在演讲中,施倩呼吁汉服商家要有更强知识版权保护意识,通过版权保护提升价值增强跨界能力,产业联动赋能新经济。
那么,什么是新经济?她认为,一是从新技术、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微观视角来定义的新经济,二是从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等宏观角度来定义的新经济。
“新经济有四个板块:新场景、新物种、新业态、新职业。”
新场景方面,包括未来要做的商业街区;新业态,可以是汉服体验店;新职业,如汉服的设计师、化妆师、研究者、商家。
“所以,我们整个汉服的体系就是属于新经济的一部分。”在施倩看来,汉服+文化+地产+旅游=汉服小镇。
整个汉服体系是属于新经济的一部分,可以将汉服文化内容做更多的跨界和植入。
杨森林:国风时代的文旅跨界融合
在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四川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杨森林的演讲主题是《国风时代的文旅跨界融合》。
跨界要怎么做?杨森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做好国风跨界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同时,一定要回到现代的场域里面去,而不仅仅是场景。
今后的汉文化场域建设会进入到很多的景区、商业区、酒店、主题客栈,以及消费生产的场域里面去,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呈现。
他说,未来的跨界一定是化学反应,不是简单的叠加,我们要继承发展,通过冲突来颠覆创新,要有趣味性、故事性,有冲突的情景。
最近一年时间,眉山水街很火,节假日的游览人群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杨森林是这个项目的总顾问,他认为这是一个国风时代的文旅跨界融合比较好的例子。
“今后的汉文化场域建设会进入到很多的景区、商业区、酒店、主题客栈,以及消费生产的场域里面去,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呈现。”杨森林说,创新不要拘泥于简单叠加,要应用好所有的时代元素,要与时俱进。
邵家祯:商业地产与Z世代
在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四川德商产投集团副总裁邵家祯的演讲主题是《商业地产与Z世代》。
邵家祯说,年轻人引领时代消费的趋势渐显,没有年轻人就没有未来,也没有希望。年轻人在整个思潮上越来越个性化,进入了个性化时代。
那么,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要打造怎样的商业的场景?邵家祯认为,未来的商业更多的是体现,应该说更多的为年轻人服务,更多的体现个性化。
“我们要给他们提供的就是场景营造,结合我们的国风,汉服。我们会把我们很多的功能,包括我们的场景落地,我们的文化赋能都会做起来。比如做一个场景小镇。其实我一直想做的是,整个商业街本身就是一个嗨场,可能就是一个文化城。比如,一个商业卖场所有的保安还要分门派,什么崆峒派、华山派……听着就很嗨,很多的项目已经在做了。”
做文化和做落地,两者不可分割。他说,越接地气的文化,越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月怀玉:论汉服破圈的重要性
月怀玉,如梦霓裳创始人。如梦霓裳创立于2007年7月18日,定位为高端原创汉服品牌。
在国风汉服产业跨界论坛,她的演讲主题是《论汉服破圈的重要性》。
“我从喜欢上汉服到现在,整整13年了。我应该是最早一批设计、推广汉服的人。”月怀玉说,现在,汉服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梦霓裳设计的很多产品被山寨抄袭。“汉服在没有复兴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了廉价、看起来和影楼装差别不大的服饰,这让我们心里很难受。”
她说,如梦霓裳的海外客户覆盖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大使馆。在春节晚会,大使馆会在如梦霓裳进行较大批量的汉服购买,在现场做展示。“现在,也会有许多不会讲中文的外国人专门找我们购买汉服。”
在月怀玉看来,目前汉服品牌商家和市场应该做几件事。其一,是培养用户注重汉服的品质,提升品牌溢价和利润率;其二,是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基数,持续快速扩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