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3家上市文旅企业中有7家营收同比下降,10家公司的归母扣非净利润较同比下滑。下滑的原因,多和景区业务相关。
作者:大柱
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国内游客60.1亿人次,同比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达57251亿元,同比增长11.7%。我国旅游市场整体高速增长势头不减。
但同时,2019年也是文旅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面临诸多挑战的一年。下调景区门票、竞品持续增长、游客消费需求多元化等新的市场环境,正在倒逼文旅公司重视运营,改变传统模式。
2019年是新政策环境下的第一个财年,不少企业对于门票降价新规仍处于逐步适应阶段。据三文娱统计的23家上市文旅企业2019年财报信息,有7家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有10家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其中景区经营企业占比较高。
下面将按照各企业经营特点,大致分为依托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资源的景点类和主题乐园类两类,详细分析23家代表性文旅企业2019年经营情况。
主题乐园:IP持续发力、新业态促增长
2019年运营主题乐园的企业整体表现较好,在23家上市文旅公司中尽管占比仅四分之一,但营收前五名中就有4家属于主题乐园类。
IP化运营和新业态的助力,或许是主题乐园去年保持总体良好业绩背后的两大重要因素。
主题乐园在适应市场新动向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活性。通过打造IP、引入IP、品牌输出以及推出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等措施,抓住年轻人消费市场。
华侨城2019年总体营收600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华侨城主营业务以文旅和地产两大板块为主。从下表可以看出,旅游板块营收较2018年大幅增长58.96%,超过全年全体营收50%比重。旗下各景区、酒店累计接待游客5209万人次,同比增长12%。
(华侨城营收构成)
去年华侨城欢乐谷在IP自创、IP合作方面也进一步展开了布局。重庆欢乐谷第一次引入IP,与奥飞娱乐合作打造首个超级飞侠IP实景主题区。欢乐谷还与“第五人格”、“梦幻西游”、“新倩女幽魂”等热门游戏IP展开限时联动活动。同时,北京欢乐谷五期·香格里拉区推出了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IP形象金翅勇士、格桑公主等,在IP与文创商品研发领域继续探索。
华强方特在“IP+主题乐园”运作方面则显得更加轻车熟路。2019年华强方特实现营收53.42亿元,同比增长23%。增长主要动力来自新项目投入运营以及数字动漫收入增加。两大主营业务(主题乐园、文化内容产品服务)营收较前一年同期均大幅上升。
(华强方特营收构成)
主题乐园业务占华强方特营收超8成。2019年,华强方特长沙东方神画、邯郸国色春秋、荆州东方神画、嘉峪关思路神画主题乐园相继开园;另有济宁、宁波、临海、鹰潭等新签约项目,以及绵阳、赣州、太原、自贡等在建项目,主题乐园继续向低线城市下沉。
而华强方特旗下最强IP“熊出没”在2019年同样表现不俗。贺岁动画大电影《熊出没之原始时代》获得7.14亿元票房,系列动画推出新作《熊出没之怪兽计划》《熊熊帮帮团》等。与此同时,华强方特去年展开国际IP合作,引入《绽放瓢虫少女》和《太空鼠一家》, 进一步拓展其动漫IP矩阵。
海昌海洋公园与大连圣亚均是以经营海洋主题乐园为主的两家公司。
海昌海洋公园2019年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0.5%,毛利润12.85亿元,同比上升47.1%。其中,公园门票收入19.4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52.3%,占总营收近70%。
(海昌海洋公园营收构成)
大连圣亚2019年营收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32%,归母扣非净利润42799.82万元,同比上涨4.71%。主营业务收入3.02亿元,比上年减少4.34%,原因为主要客源地受台风登陆影响,游客量下降。其中,门票收入2.8亿元,占总营收88.2%。
两家两家主营海洋主题乐园的公司都体现了出目前国内主题乐园的一大现状——过于依赖门票收入。为优化营收结构,两家公司已开始将目光投向IP打造。
海昌以自创IP“七萌团”、“玫朵”、“艾米”等为核心,开发动画故事内容和舞台剧,推广角色表情包,创作、出版绘本《玫朵奇遇记之爱换壳的小海龟奥斯卡》《多多向东出发》等。2019年海昌围绕原创IP新开发100多个SKU,用于园内消费;IP人偶丰富花车表演;在园区空间应用、商餐应用方面也加强了IP视觉体验。
(图片来自海昌官网)
大连圣亚多年前便已联合多方合作伙伴提出“大白鲸计划”,围绕大白鲸IP进行图书、动漫、影视、演艺、游戏及主题乐园等形式开发,并陆续打造了企鹅、海龟等网红动物IP。
但原创IP打造并不容易,利用IP破局“门票经济”更不容易,“大白鲸”IP启动几年过去,大连亚圣门票收入占比依然高达9成;海昌提出七萌团“369”战略,计划利用9年时间实现IP的“孵化-产品-推广授权”长线开发运营。
(图片来自大连亚圣官网)
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需求,主题乐园也在积极推出新形态旅游服务,夜间游、研学游逐渐成为热门项目。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旅游产业运行与企业发展》,夜间旅游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人均体验两晚;中青年情侣、家庭夜游占主流,18-22点为黄金四小时。
2019年1月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开业,实施24小时营业;大连圣亚推出“2天1夜大白鲸海洋研学营”等项目,将夜宿与研学融合在一起。
而恐龙园在“主题乐园+科普”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19年恐龙园以恐龙IP为核心,推出《恐龙探险家》雨林研学课程,开展《恐龙大学堂》,新增开放“恐龙基因研究中心”、阿细实验室”、“魔法书奇遇记”等科技化体验项目。
在此背景下,恐龙园2019年获得营收6.5亿元,同比增长12.63%,归母净利润9669.53万元,同比增加10.48%。从下表营收构成来看,恐龙园园区综合板块收入占7成,文创及衍生业务收入占2成,酒店业务和旅行社业务共同占约1成,营收结构较为多元。值得留意的是旗下恐龙人俱乐部酒店报告期内营收增长较为突出,反映出这种沉浸式住宿体验氛围,人性化、标准化的亲子服务,受到市场的青睐。
(龙王洞穴主题客房,图像来自恐龙人俱乐部酒店官网)
景点类:门票经济受困 突围需转型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各地国有景区响应政策号召开始实施门票降价措施。2019年仅是一个开始,整体来看,降价景区范围仍然较小,部分地方降价措施实施力度还不够。
但景点类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出,不少公司一时间还无法良好适应新环境,17家此类企业中有5家出现营收减少,9家扣非净利润出现严重下滑,3家企业扣非净利润为负数。
本报告期内,亏损最大的是恐龙谷。2019年恐龙谷营业收入3710.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但扣非净利润负1542万,较去年同期负增长5306.18%。亏损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2018年10月1日下调景区门票及景区内索道、接驳车船价格,恐龙遗址区全票由120元/人次,降为70元/人次,半票由60元人次,降为35元人次。从下表可见,门票收入占恐龙谷营收比重最大,但从2018年至2019年占比下降1成,且收入金额同比减少6.5%,使得利润缩水。另一方面是二期建设项目10月投产,短期内收入未大幅增加,但折旧、摊销以及人工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亏损。
(恐龙谷各板块营收状况)
张家界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票价下调,但成本不减。
2019全年张家界接待购票游客618.27万人,同比增长3.65%,然而与此同时,全年营收4.25亿元,同比减少9.21%,归母扣非净利润525.78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75.17%。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政策下调环保客运价格,以及自2019年4月10日扩大特殊群体的政策性免票范围,环保客运营收同比减少;同时,宝湖峰公司因购票人数下降和政策性免票范围扩大(对象以儿童和老人为主),影响收入同比减少。
长期来看,票价下调不仅让消费者受惠,同时也是倒逼经营者降低运营成本、扩大二次消费、提升服务质量、开发衍生产品和服务,是一个好的趋势。但短期内,各大企业需要找到应对措施,避免经营状况持续下滑。例如,张家界已开始着手门票分离工作,计划在2020年内将环保车票价从核心景区门票中分离出来,研究制定分开定价、单独销售,推动合并运行的可操作模式。
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依然是旅游产业的重要威胁。
2019年成都文旅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减少23.19%,归母扣非净利润2117.53万元,同比下滑57.88%。其主要原因是受到“8·20”洪灾影响,西岭雪山景区在8月低至12月初期暂停营业,12月中旬开放景区后,游客主要采用预约方式进入,全年客流量严重影响。
(成都文旅板块营收状况)
但2019年景点类文旅公司整体表现仍然向好。一些公司通过加强运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科技优势,推出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取得了较好业绩。
例如九华旅游,酒店业务方面,创新经营模式,推出禅修体验主题、差异化亲子主题、休闲拓展主题等服务;客运业务方面,应对迅猛发展的自驾游市场,强化景区旅游交通秩序管理,提高游客便利性;旅行社业务方面,除了线下旅行社,还布局了九华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等,加强线上产品功能设置,提升游客体验感,同时输出优质内容,重视粉丝维护。在此背景下,九华旅游2019年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27.08%。
(九华旅游各板块业绩表现)
西藏旅游2019年业绩也表现良好。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5.22%,扣非净利润611.71万元,同比增长41.06%。营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景区内二次消费产品得到丰富,同时通过智慧旅游小程序、微信公众平台、OTA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推广,提高了现场游客的转化率,景区内容消费得到增长。
总体来看,2019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而2020年初受到重大疫情影响,给文旅行业带来更大冲击。未来,随着5G网络发展,新的媒体、娱乐形式(如VR\AR\MR等)的发展,科技在文旅市场中发挥的影响会更加广泛而深刻。同时旅游行业与其他领域的合作与融合也将进一步加深,“旅游+”以及旅游要素多样组合的旅游新业态,或许正成为下一片旅游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