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黑战记》1秒12张原画,少吗?
一部作品的好坏,最终决定的因素是画面给我们的观感。
作者:Katei
《罗小黑战记》的导演MTJJ木头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罗小黑战记》每1秒需要12张原画,也就是说全片100多分钟的电影时长,总共需要70000多张的原画。
这个数字多吗?
路人听到1秒12张这个数字也许会很惊讶,但稍微深入了解一下,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众所周知,画面要在人眼中形成连续影像,至少需要每秒闪24下,所以1秒分为24帧。而在动画领域,若是1帧1张原画,一秒24张,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拍一(1K);而1张画占两帧,一秒12张就是一拍二(2K),此外还有一拍三(3K)、一拍四(4K)等。
所以,无论你如何觉得“帧数爆炸”,其实帧数并没有增加,都是一秒24帧,只是作画张数不同而已。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的日本动画番剧都是以每秒24帧来制作的,基本都采用的2K、3K作画,遇到打斗或特殊场景才会用1K来作画;而相比番剧,动画电影的要求会更高,因此,采用了2K的作画方式的《罗小黑》动画电影,从原画张数来说,的确不算多。
但一部作品的好坏,最终决定的因素是画面给我们的观感。并不是纯粹的原画张数越多观感就越好,一拍三就足以表现的部分非要使用一拍一,也只是浪费资源而已。此外,决定画面观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作画细致程度、动画的表现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
即使《罗小黑》采用2K作画方式引来了一些人不负责任的争议,但你也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是依然一部匠心之作,甚至给我们带来了观感上的享受和视觉上的“帧数超高”。
其中,《罗小黑》电影的战斗片段非常值得吹一波。
不仅打斗分镜十分灵活,动作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还在番剧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改变升级,战斗节奏快、爆发力强,踩点到位,并且大量的运用运动镜头和适当的马戏等技巧给战斗画面增色,最终形成的画面给人以眼花缭乱的“高速感”,同时又带着独特风格。
其中,最为惊艳的遗迹岛遭遇战以及结尾的终极大战均出自电影的执行导演之手(微博@顾杰201604 ),他还兼任分镜、原画+很变态的完成了电影中众多破碎和粒子特效,可谓是牛人一枚:
偶尔皮一下也很开心~
国产二维动画的出路
近日,小酱看到一段关于《罗小黑战记》电影的长评:
大致总结一下就是:这样的电影太“清闲”,人们观影是为了寻求刺激、大场面,这种清汤寡水的电影不应该出现在大荧屏,只适合在TV上播放。
即使《罗小黑》电影好评如潮,这种带有强烈偏见的言论也是无可避免。
有太多的的人都惯用固有思维或是第一眼印象就去评判一部作品的好坏,就如同《哪吒》里的那句“人心里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电影里哪吒打破了偏见,获得了陈塘关百姓的理解;电影外,饺子也打破了偏见,在中国动画界一鸣惊人。
现在,《罗小黑》也能打破偏见吗?
在二维动画市场被日本动画占领了大半壁江山的今天,《罗小黑战记》的出现绝对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虽然近些年来,国产动画番剧方面,偶有表现的较为出彩的如《全职高手》《魔道祖师》《一人之下》等二维动画作品;但国产动画电影方面,让绝大多数人记得住名字、并且给出了好口碑的《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等,却都是实打实的3D动画电影。
这不禁让人发出了疑问: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当电影《罗小黑战记》出现后,很多人似乎找到了心中的答案。
中国风
这里不提番剧版,只提《罗小黑战记》动画电影。
满满的中国风,绝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由于日本动画长期占据二维动画界的王者地位,受其影响,现今不少国产动画都少了一份“中国味”,无论是剧情、角色设计、音乐、分镜头设计、画风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带着日本动画的影子,甚至不少国产动画配了日语版后就让人看不出来是中国动画,辨识度相当欠缺。
那么,《罗小黑战记》是怎样做到一眼就能让人看出,这是一部中国的动画电影的呢?
首先是人物设计。
在人物造型方面,各个主要角色大都是身着古装、唐装等带有强烈中国印记、却又不失作品本身特色的服饰。
官方近日发布的角色设定图中也可以看出,每个角色都是动画团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与不断的改善后打造出来的,甚至每个细节都有对应的注解,用心程度可见一斑。(回顾:《罗小黑战记》幕后手稿和概念图来啦~)
然后是场景设计。
看到电影的第一眼,场景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
无论是森林、遗迹岛、海边还是妖灵会馆等场景,都带着一股子纯净、澄澈、空灵之感,除去惊艳,也引起了视觉上的极度舒适。
而在视觉得到享受的同时,你会很明显的发现,这些地方的建筑、细节等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
中国式拱桥和石狮:
各种中国古建筑、摆设
随处可见的盆景、壁画、对联等,无一不充满了中国元素。
再来说说战斗方面的中国特色。
无限第一次出场时,在与一个妖怪对战。妖怪力道之大、攻势之猛十分具有冲击性,无限却在轻描淡写中用一只手便化解了妖怪的凶猛攻势,战斗全程竟然只挪动了短短几步。
这段战斗则是将“四两拨千斤”这个道理运用的淋漓尽致。
"四两拨千斤"之说,最早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在这篇文中意指太极拳技击术是一种含高度功力技巧,不以拙力胜人的功夫;太极拳功深者,以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实就虚等技法,使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身上;又以敷盖、封闭等技法使对手无法起动发力,从而体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技击特点。
第二个印象最为深刻的,想必就是在风息第一次抢夺妖怪能力的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场景可谓是精彩绝伦:
在富有中国韵味的音乐节奏下,画虎从古画中飞出,妖怪手执一只带墨毛笔,在极具古典特色的书屋中相互翻转斗法;战斗节奏也与音乐融合极高,踩点到位,颇有些戏曲的节奏和韵味,令人眼前一亮,十分惊艳。饱含传统文化底蕴给人带来的美与认同感。
电影《罗小黑战记》在“中国风”这一方面做的非常好,无疑为创作更有中国特色的二维动画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的是,电影中那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妖怪们,有部分出自天才中国风插画师——“野兽少女”早稻之手!(微博@早稻ZAODAO)
其画作婉约柔软如早稻,张力狂肆似野兽,随意的用笔,却勾勒出饱满的构图,疏密有致的层次。怪力乱神,江湖自然,在她的笔下气象宏大。
正是这些中国元素的荟聚,才造就了中国风满满的罗小黑。
二维动画电影——烧钱战斗机
很多人都知道动画制作成本很高,尤其是动画电影,实实在在的贯彻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而二维动画电影,更是动画中的烧钱战斗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三维动画不是更烧钱吗?
在前期,两者相差并不大,但是到了中期二者的区别便会明显起来。
相比三维动画是动画工业化的体现,各个部门之间需各司其职+配合,比如设计师先设计好人物角色——模型师做好模型——美工部门赋予造型细节——动画部门为人物设计动作等,主要考验配合程度。
但二维动画追求的是绘画本身。
无论是人物设计、场景设计、还是分镜头脚本、动作的原画设计稿,都要手绘完成,不仅工作量巨大,还要考验动画人的耐心、毅力、体力、精力、热情。
《罗小黑战记》电影70000多张原画,这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也不怪乎其番剧近年来更新越来越慢了。
经常看到许多观众老爷们会在看到制作精良的CG动画时,喊“烧钱”、“经费燃烧”等,但其实,CG做好模型后可以一直沿用,国内很多公司采用网游引擎实时演算,做出来的时间越长,单位成本反而越低。
反观二维动画,却并不会因为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单位成本,每一张原画都需要去手绘,一张原画就是一张原画的钱,制作的越良心,一秒24帧里要是多用几张原画,那成本就是刷刷地往上涨。
举个例子,在普通人眼中画风看似简约的《辉夜姬物语》,成本居然高达52亿日元!宫崎骏大师看完后,也忍不住赞美道:“它才是动画片的未来”。
说到宫崎骏大师,就不得不说《起风了》中一个4s镜头让团队耗时整整1年又3个月才画完的例子,甚至宫崎骏都直接表示票房如果没有超过百亿日元就会亏本。
说完动画电影,再来看看相对电影成本稍低的番剧动画。
TV动画《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中,第3话片尾,短短1分43秒,就包含原画845张(包含中割参考),完成版的动画张数达到了1124张。
二维动画之艰辛和烧钱,从这些例子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以“吉成爆炸”名留动画史册的吉成曜的TV动画《小魔女学院》原画张数为17000多张,一流的作画水准,快节奏的镜头,以及在被称为“超作画”的吉成曜的指导下,观感极佳,让观者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结语
二维动画的制作艰难而漫长,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放弃了,有人随波逐流了,有人望洋兴叹,而真正能坚持自己想做的作品的动画人少之又少。
兼之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精品二维动画电影更是屈指可数。
在罗小黑官方释出的氛围色稿中,我们可以窥见一点这部电影历时5年间所进行的探索之路,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试错中不断调节、修改、细细描绘,形成了最终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美好模样。
罗小黑氛围色稿:
《罗小黑战记》所体现的匠心以及对中国二维动画的探索,都是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的。以木头的执着与坚持,相信《罗小黑战记》只是一个开端。
二维动画是什么?
二维动画是一份情怀、更是是一份初心。
细细描绘,以笔造梦。
问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出路在哪里?
在匠心与不断探索中。
最后,来欣赏一下《罗小黑》的其他氛围色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END——
小酱的近期精彩内容~
《哪吒》票房破49亿,幕后EFX特效制作公司还参与过《流浪地球》
分享 创作 交流
ACGN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