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Patreon,粉丝给创作者的赞助将突破10亿美元。
作者:Dkphhh
对于名气不大的“野生”创作者来说,怎么靠作品赚钱永远是一个难题。
漫画、插画、动画、网文、小视频、Vlog,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给成千上万的观众。但可惜的是,这些创作者当中只有一小部分能“转正”,大部分人依旧在热爱和谋生之间徘徊。
《哪吒》爆红以后,有人去扒导演饺子的经历,发现他最惨的时候为了做出《打,打个大西瓜》,只能蜗居在家,依靠母亲的养老金过活。
饺子是幸运的,后来被发掘了。但大多数“野生”创作者的生存状态依旧不乐观。知名度不高意味着商业价值不大,商业价值不大就很难靠创作维生,有很多人因此放弃了这条路,或者只是把它当作业余爱好。
2013年的时候,一位美国音乐人Jack Conte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当时靠做音乐在YouTube上积攒了不少人气。但没有稳定收入支持他持续创作,所以他就萌生了“建立一个粉丝赞助平台”的想法。
于是,在2013年5月,Jack Conte推出了Patreon。
融资6000万美元,Patreon把赞助创作者做成了大生意
Patreon 是连接创作者和粉丝的平台。创作者在Patreon上可以每个月收到粉丝的固定“赞助”。同时,根据粉丝赞助的档位不同,创作者也可以给予粉丝不同的回报,例如一些独家内容和小礼物。
据Techcrunch报道,粉丝众筹平台Patreon近日宣布完成D轮6000万美元的融资。
本轮融资的领头方Glade Brook Capital投资领域集中在科技和消费领域,此前投资过商汤科技、每日优鲜、Uber、爱彼迎和途家。Patreon的早期投资者Index Ventures,、CRV、 Thrive Capital,、Initialized Capital和DFJ Growth本轮也有跟投。
自2013年成立以来,Patreon的总融资额已经达到了1.65亿美元。这次融资后,Patreon并未公布投后估值。
Patreon平台上的艺术家最开始以YouTube视频创作者和网络漫画家为主,现在入驻的创作者类别涵盖游戏,漫画,动画,播客,插画,视频,手工DIY,音乐,舞蹈戏剧,写作,摄影等。
Patreon的核心用户是每个月能收到1000美元以上赞助的创作者,因为这类创作者收到的赞助占据了平台的70%。对于创作者而言,Patreon除了能提供收入,还是他们维护粉丝关系,并和这些忠实粉丝进行私密沟通的平台。
根据Patreon的官方博客,本轮融资将用于以下5个用途:
- 福利功能:与更多平台展开合作,让他们集成Patreon的API,将创作者与忠粉的关系带到其他平台。例如在聊天平台Discord,创作者就可以创建一个只有赞助粉丝才能进入的聊天室。
- 高级权益:Patreon现在已经构建了多层会员体系,未来,Patreon会持续为Pro和Premium会员提供更多权益。关于Patreon的会员体系会在下文详述。
- 个性化页面:现在创作者个人主页的版式是固定的,未来,Patreon会开放更多个性化选项,让每一位创作者都能定制自己的主页。
- 礼品服务:创作者可以给粉丝送一些贴牌的小礼物,未来Patreon会扩充礼物的品类。
- 国际化扩张:团队会完善Patreon的多语言支持,解决国际支付的问题,未来还会在波尔图(葡萄牙)及其他城市建立办公室。
成立6年赞助金额超过10亿美元,愿意“爱的供养”的人还真不少
Patreon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抽成。最初是从粉丝赞助中抽取5%,今年5月份Patreon又向创作者推出了Pro和Premium两个新会员档位,抽成分别是8%和12%,所以现在一共有三档抽成标准。
抽成5%的Lite会员可以使用部分基础功能。Pro会员提供的新增功能包括粉丝数据分析、营销工具等。Premium会员则是在Pro会员会员的基础上拥有专属客服、团队账户等高级功能。
不过这个新抽成计划只对新用户有效,老用户的Pro会员抽成依然只有5%,Premium会员则是9%。因为过去统一5%抽成时,创作者实际上拥有的就是现在Pro会员的权益。这次推出三档会员体系,实际上是一次针对新用户的涨价,现在新注册用户默认是8%抽成的Pro会员。
另外,Patreon还会收取一定的支付处理费用,对单笔赞助金额低于3美元的订单收取赞助金额5%+10美分的处理费,对3美元以上的赞助收取赞助金额2.9%+30美分的处理费。
对于创作者来说,他们实际到手的钱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信用卡和PayPal,也会扣除一定的手续费。创作者实际能收到的赞助费只有这笔钱的90%左右。
依靠抽成的盈利模式使得用户数量成为Patreon最关键的运营数据。
根据今年1月份官方对外公布的消息,Patreon平台上的创作者已经超过10万,赞助者超过300万。
虽然平台上的创作者和粉丝都不多,但从成立以来,Patreon的赞助资金量增长十分迅猛,几乎每年都能实现成倍增长。这也说明“爱的供养”已经不是调侃,有相当一部分粉丝愿意为此花钱。
根据Graphtreon统计的数据,2017年,入驻创作者人数增长达到了105%。但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降低到了39%。不过,官方对外公布的数据则是超过50%。
虽然创作者的增长下滑很厉害,但是Patreon的创作者流失率非常低。据Techcrunch报道,每月赞助金额在500美元以上的创作者流失率不到1%,收入越高流失率越低。
这些高收入的创作者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是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赞助收入1000美金以上的创作者只占平台的3%,但他们创造的收入占了70%。
目前Patreon赞助人数最多的一位创作者是播客主播Chapo Trap House,他有超过3万名赞助粉丝,月收入达13.5万美元。排名前50的创作者赞助粉丝都在5500名以上。
因为头部效应明显,所以只要能稳定这些人,平台的收入几乎不可能出现下滑。不过依赖头部也有一个风险,如果未来这些创作者成功被发掘,迈向更大的舞台,在获得了巨额收入后,他们可能就不再需要Patreon了。
官方预计,到今年底,Patreon经手的赞助费总额预计能超过10亿美元,仅2019年处理的赞助费用能超过5亿美元。按平均抽成8%计算,Patreon今年的收入在4000万美元以上。
总体来看,Patreon的经手的赞助有40%来自海外,粉丝月均赞助费用超过12美元。下图是Techcrunch统计的粉丝赞助费用比例,我们可以看出每月赞助10美元以下的用户占6成,每月赞助10美元以上的占4成。
中国也出现了同类公司,但这个模式在中国能奏效吗?
Patreon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做一个长尾生意。头部创作者商业价值大,但数量有限。腰部和尾部创作者虽然商业价值不大但胜在数量多,如果把这些人聚集起来,他们创造的价值不一定比头部少。
一般情况下,腰部和尾部创作者很难靠广告养活,因为他们粉丝少,甲方不会支付高额的广告费,他们也不可能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想活下去只能靠粉丝“爱的供养”了。
粉丝少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维护起来很方便。在国内有很多独立创作者会在作品的介绍页面里留一个QQ群。他们会时不时的和群内的粉丝交流创作进度,或是分享一些独家内容和福利,由此和粉丝建立一种情感联系。而且,这种早期粉丝的忠诚度一般也比较高。
这种维护早期粉丝的需求全世界创作者都有,Patreon正是瞄准了这个场景,将这一套流程规范化。最重要的是,每月赞助这个门槛让创作者有稳定收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粉丝花钱“供养”也心甘情愿。
那么,Patreon模式在中国可行吗?我们找到了几个和Patreon类似的国产服务。
“爱发电”上线于2018年,基本复刻了Patreon的模式。但是平台内每月“发电人次”(赞助人次)最高的一个创作者“Lain音酱”是“爱发电”的创始人,剩下的创作者人气都很惨淡。包括创始人在内,每月“发电人次”超过100的创作者只有19人。
“冲呀”今年才刚刚上线,有点类似于一个文艺版小密圈。它的规则是创作者在里面创作内容,只有赞助粉丝才能查看。目前网站没有人气排名,我们查看了首页推荐的几位创作者,赞助者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人,没有过百的。目前我们找到的赞助者最多的是一位音乐人,赞助粉丝有80人。
还有一个产品叫“面包多”,也是今年刚刚上线。他们现在的功能还比较简陋,只提供内容创作,完成后通过链接分享,然后用户付费查看或下载。从创始人在知乎上的自述来看,“面包多”的用户量还不是很大。
目前这些产品还处在初期,在这样一个非常细分的市场,用户量少不奇怪。不过,中国的创作者现在实际上也不缺乏用户赞助的渠道。
公众号有打赏功能。B站可以给UP主“充电”。各种漫画平台也可以给作者“应援”、“投月票”、“送礼物”。网文平台,如起点、书旗,也能给作者打赏。而游戏、工艺品这种项目性的产品大部分都去了众筹平台。
可以说,目前比较热门的内容平台,都开放了粉丝给作者打赏的功能。只不过这些赞助更多的是一次性的“打赏”,而不是稳定的每月付费。
国内这些 Patreon 的学徒可能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了:一个是开辟上面这些平台没有覆盖到的赛道,例如音乐、插画、摄影。第二个是强化维系粉丝的功能,变成创作者和粉丝交流的工具,而这也是Patreon的下一个发力点。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或许你还想看:
从模型飞机到各类玩具:青岛社的95年模型史 | 模玩行业图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