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 Pictures历经35年,曾濒临破产,被日媒称为世界现存最长寿的CG动画公司。制作了《希德尼雅骑士》《亚人》《变形金刚》系列动画、《哥斯拉》动画电影三部曲等作品。
作者:数
2019年1月9日,Netflix在全球独家配信《哥斯拉:噬星者》,该片2018年11月9日在日本上映,10日间(截止到11月20日)票房收入1亿7000万日元。
这部动画版哥斯拉的制作公司正是以《希德尼雅骑士》《亚人》等高质量3渲2的CG动画闻名的日本大规模老牌CG动画公司Polygon Pictures。该公司较为国内观众所熟悉的,是去年7月与网易共同制作的短篇CG动画PV《阴阳师 夏日烟花大会》。
Polygon Pictures被日媒称为目前世界现存最长寿的CG动画公司,已有35年以上的历史,总员工数约300人规模,在2017年的净利润2947万日元。不过比起历史和传统,创新和挑战才是Polygon的风格。
公司的定位沿袭了初代社长河原敏文的想法:“把没人做过的事情做到压倒性的质量,向世界宣示我们的存在”。
公司曾一度面临运营困难,但一直坚持大规模制作、系统化管理。一方面在研发和技术上不断提升,一方面尝试探索3DCG动画的界限,公司在日本乃至世界的3D动画业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Polygon Pictures动画作品一览
一度濒临破产,从原创到海外承制
Polygon Pictures(以下简称PPI)由河原敏文成立于1983年,至今已有超过35年的历史,被日媒称为世界现存最长寿的老牌CG动画公司。早年公司刚成立时并没有从事动画制作,以3D技术研发为主,1988年开始从事CG制作,包括广告设计、电视节目开头短片制作等领域均有涉猎。
1995年,公司将角色版权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企画的原创角色——跳岩企鹅Rocky and Hopper(ロッキー&ホッパー)通过资生堂的广告出道,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包括相关玩具、衣物等商品总销售额达到了140亿日元。
Rocky and Hopper
1997年PPI与索尼和南宫梦一起成立了3DCG制作公司Dream Pictures Studio(DPS),花费80亿日元企划了一部全3D电影,1999年电影没有完成DPS就解散了。不过PPI也因此吸收了DPS留下的以好莱坞标准培养的人才和高端设备,变成可以承制大型CG作品的规模。但是90年代一味的企划投资,导致公司的运营困难。2000年,公司制作了初部系列电视动画《数码先生》,并开始承接非原创的制作和外包。
2003年盐田周三成为PPI新一任社长,而当时的日本3DCG市场情况却并不乐观。
一方面,在当时广告类项目单价比动画制作要高,但几十秒的制作无法让公司的团队和管理系统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是动画业界正盛行“少数精锐CG团队”,弥漫着个人制作时代的氛围;另外2001年全CG电影《最终幻想》在商业上的失败,使得业界更是形成了“说起动画必然是二维,三维没有希望”的风潮。
盐田周三
结果3D作品企划越来越少,而人数极少的团队无法制作篇幅较大的作品,日本的3D产业本身并没有得到发展。社长盐田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到了海外,尤其在北美正是3D动画抬头的时期。为了让海外能够信任公司的制作能力,从为海外免费制作样片到在国内四处筹集资金,公司在面临倒闭的情况下度过了近5年的时间。
2005年,以制作迪士尼的电视动画系列《小熊维尼与跳跳虎》为契机,PPI在成本、周期和质量上的优势取得了美国出品方们的信任。之后相继制作了Hasbro Studio的《变形金刚》系列、卢卡斯影业的《星球大战:克隆战争》,以及同是迪士尼的作品《创:崛起》。
由此公司的经营也稳定下来,在扩大日本国内规模的同时成立了马来西亚分公司Silver Ant PPI。至今为止,PPI制作的《变形金刚》系列已经超过100集。
《变形金刚》系列
回归原创,3渲2的风格化CG动画
到2010年左右,公司大部分的业务还基本是海外的电视动画系列项目。虽然《星球大战》《变形金刚》都是动画,但制作预算远远超过日本国内。不过能够有高预算做CG动画的大型企划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到了2012年下半年,美国低成本的二维喜剧动画也开始增多,PPI又一次有了危机感。
公司在做《创:崛起》的时候,就在三渲二的CG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一方面为了制作特色的日式CG动画,另一方面也为了再次拥有作品主导权,PPI决定再挑战原创。
迪士尼《创:崛起》(TRON: Uprising)
当时日本国内几乎没有面向成人的CG动画作品,PPI的企划一直不太顺利。2014年由讲谈社提供的科幻小说改编思路和KING RECORDS大比例出资,《希德尼娅的骑士》问世。此片既是PPI进军日本动画界的象征,也是作为公司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作品,直接引爆了日本乃至世界动画界,其独具一格的三渲二CG画风成为PPI的标志。这也是日本第一部通过Netflix配信的作品,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地区近40个国家同时上线。
在《希德尼娅的骑士》制作途中,公司的高质量制作能力受到了资方与讲谈社的肯定,并以此为契机接下了有公路电影风格的《亚人》,其人物众多、演技复杂的本不适宜CG化风格反而使PPI有了突破传统CG动画的机会,并取得了业内外的认可。《亚人》及后来出品的《BLAME!》也进一步确立了公司日式CG的发展路线,甚至皮克斯也将Polygon的作品当作学习材料来研究日式三渲二风格。
《亚人》
以制造业的思路做动画,工业化管理系统
社长盐田周三说:“内容创作产业因为不规律的工作节奏,经常与其他行业分割开来。但是我们想让创作者也能正常的结婚、生子,有普通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把“做动画”当成制造业,理性的、成体系的进行管理。我们相信这样可以让内容创作产业在日本作为一门正常的职业成长下去。”
正是这样的想法奠定了如今PPI的高效率管理系统。
PPI目前总共约有300名员工,包括马来西亚的子公司的7~80人,两地构建了可以几小时内无缝数据衔接的系统。其中东京总部约有200人,系统和软件研发部门约有20人,公司行政内勤10人。在公司的业务部门,除了10人左右与国外沟通的翻译团队,正式的制作人有10人左右,其他还包括一些根据项目变动的制作管理人员约40人,可以同时在20~30个项目中进行匹配和调整。
PPI是目前日本最大规模的CG动画公司。相比其他动画制作公司,在管理上的人员较多,主要也是为了从日常细节的管理入手,能够时刻跟进项目的进度。PPI的特色的之一,是不会根据作品将人员按组分配,而是依旧综合到一个部门。
比如3D模型部门会负责所有作品的模型,而不是把大家分配到不同的组里分开作业。这样既是为了让创作者能更多的交流,将每部作品中的经验活用到之后的项目中;也是考虑到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希望大家参与到更多不同的作品中。
另外PPI内部特有的大规模分工式管理体系,也是其能够制作大型作品项目的最大原因。公司的技术研发和系统部门支撑了整个管理体系的开发与构建。
PPI研发的软件“Pipeline”,就是支持与马来西亚的分公司制作上的无缝对接的内部管理系统。现在正在研发中的“Pipeline3.0”是能够活用云计算等,具有更强机能的升级版本。除了管理系统外,公司内部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及软件很多是自主研发,统称“PPI Tools”。
PPI研发的inhouse工具群系统“PPI Tools”,其中也包含正在开发的“Pipeline3.0”,图标以诺亚方舟为概念设计
PPI的产能大约是一天3秒(作品内时间),约为好莱坞动画制作速度的1/3~1/5。《希德尼雅骑士》在播放开始前两个月就完成了动画部分的制作;《亚人》的TV版和剧场版则是提前两个月已完成了10集的制作量,速度远远超过日本国内其他动画公司。
PPI另一资源共享系统DataShare,能够在公司内部将数据和工具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最上是软件概念图,左下为软件本体,右下是可以将PipeLine等软件数据上传、跟其他公司进行数据传输的Shotgun(Autodesk研发的项目管理软件)
PPI未来:探索3DCG更多可能
除了动画制作,PPI近年还在AR、VR领域投入和研发如何活用3DCG技术。
2017年10月,PPI与讲谈社共同成立讲谈社VR LAB公司(講談社VRラボ),并推出了虚拟偶像组合VR游戏“ Hop Step Sing!”,目前已经正式登陆Steam平台,售价约33元人民币。
2018年IT企业GREE投资了PPI,通过资本纽带建立合作关系,计划共同开发与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4”共用系统的3DCG软件“SC2”(Sharing System for Cross-media Content)。
PPI主要是针对“在不同的媒体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的3D技术时滞性问题,制作能一键将一个模型活用到各个媒体的系统。比如将动画中使用的3D模型快速的应用到游戏或VR中。预计将来会与GREE开发一套通用的系统,将3D制作的角色模型能够活用于动画、VR、VTuber、游戏、3D角色LIVE现场等多种媒体展开。
基础的3DCG前端资源共享,在游戏、VR、VTuber等不同媒体之间可以互相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