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距离2019年还有20天,期间已知定档播出的动画电影有8部。加上三文娱统计的,截至12月11日国内下映和在映的34部国产动画电影,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数量或超过69部。
12月20日,三文娱2018年ACGN峰会就要在北京要举办。
这场活动,会聚集全国各地的动画人。在当前行业氛围紧张、业内多探讨出路的背景下,要提出适当的会议议题,给行业未来发展做些有意义的事,并不轻松。
而“少儿动漫·前景”,将是这场大会的重要讨论内容之一。
现在,距离距离2019年还有20天。20天里,已知定档播出的动画电影有8部,包括四部集中在12月30日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以及《龙猫》《绿毛怪格林奇》等。加上三文娱统计的,截至12月11日国内下映和在映的34部国产动画电影,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数量或超过69部。
其中,已有票房数据的61部动画电影,6部在映,55部已结束放映。在猫眼专业版,《龙猫》《绿毛怪格林奇》的想看人数分别在140万人次和1.2万人次,再综合绿毛怪的制作方和北美已取得的超15亿元票房,这两部片子在国内应该也会有不错的票房表现。
但能否挽回“进口动画电影”在国内“失灵”的局面,还有待时间证明。
截至目前,从34部动画电影以及27部进口动画电影的票房表现来看,低幼向仍是主流,2018年是进口动画在国内”失灵“的一年。
难“去低幼化”,国产和进口皆是
从票房上看,2018年内上映的(包括在映中)的61部作品中,有一部作品的票房超过了5亿元。而这部电影并不是最近热映的《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而是来自华强方特的熊出没系列的第五部大电影,在2018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熊出没·变形记》,国内最终票房为6.05亿元。
《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在国内的表现,并不突出。虽然上映首周票房达到了1.35亿元,但上映19天的累计票房仅为2.67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其最终票房在2.73亿元。12月11日,该部电影的排篇仅为2.9%,上座率4.8%。
熊出没系列大电影是低幼向电影,但是受众群体覆盖了全年龄层。而这一点,也几乎是全球低幼向动画电影的一个缩影。区别于电视动画,低幼向动画电影的受众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故事的内容会更深刻,覆盖的年龄层也更广。
截至目前,国内动画电影票房Top3里,除了《熊出没·变形记》,《超人总动员2》《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仍摆脱不了“低幼”的标签,是不简单的低幼作品。
自 2015 年,《大圣归来》打破“动画电影就是给儿童看的”固有印象后,2015-2017年,成人向动画电影也成为业内讨论焦点。但从2015年到现在,近四年时间里,低幼向似乎仍是主流。但不同的是,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低幼向作品,都在往一个方向着力——做不简单的低幼向动画电影。
2018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除了《猫与桃花源》、《妈妈咪鸭》、《大世界》之外,几乎都算得上低幼向动画电影了,下半年已经过去的5个月也几乎如此。
四年里,低幼向作品数量始终保持在80%以上的高比例。
而在2016年和2017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超过5亿元的两部,其中一部就是是低幼向——《熊出没之奇幻空间》。到了2018年春节,熊出没第五部电影《熊出没·变形记》更是达到了6.06亿元。
(注:由于对个别作品的分类判断不同,数据可能会有小范围误差)
2017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 更是倒霉熊、猪猪侠、三只小猪等面向少儿的动画电影扎堆上映,而且大部分拿到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就连重映的麦兜票房都过了千万。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几年里“低幼向”动画电影仍然会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主流。
无论是从IP续作,沉淀人气,低幼向带动家庭式观影,还是与衍生品市场的联动,都在把低幼向动画电影往“吸金”方面推进。
以IP续作为例,回顾2015-2017年,进入票房前10的低幼向作品,可以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特征,即皆是延续性较强的IP。“熊出没”、“喜羊羊”、“赛尔号”、“麦兜”、“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神秘世界历险记”、“洛克王国”等等,这些IP不仅衍生出一系列电影,在电视台上同样有大量的动画剧集持续播出。平时通过观看电视积累下来的观众基础,一旦推出动画电影,则相对原创作品更能产生强大的号召力。
引进票房下滑,”失灵”的何止迪士尼
截止到发稿日,今年院线共引进了27部引进的海外动画电影,略高于2017年的24部和2016年的21部,但是总的票房收入仅有20.17亿元,低于2017年的37.08亿元,远低于16年的55.72亿元。
为什么在引进电影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票房收入却大幅走低,很多影评人以及媒体将之归咎于 “迪士尼的失灵”。
这样说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2016年和2017年,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是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和《寻梦环游记》,两者分别取得了15亿和12亿的票房成绩。
但今年被寄予厚望的动画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截至目前仅取得了2.67亿的票房成绩;而目前票房最高的引进电影《超人总动员2》也只有3.54亿的票房成绩,来自于同属迪士尼的皮克斯工作室。
那么,与2016年和2017年的两部动画电影相比,为什么《无敌破坏王2》遇冷?首当其冲的,是《无敌破坏王2》口碑的两极分化,对于迪士尼的粉丝来说,这部电影有很多的彩蛋,能够带给粉丝惊喜;但是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设定和剧情线相对单薄,给出的评价自然不如故事有趣且精彩的寻梦和动物城。换句话说,《无敌破坏王2》可能是迪士尼粉丝必看的一部动画电影,但是并不是情侣、亲友、家庭娱乐的首选。
但引进动画国内票房的总体下滑,原因不仅是“迪士尼失灵”这么简单。
与往年相比,引进动画电影票房规模分布最明显的变化有两处:一是缺乏5亿元以上票房的爆款;二则是1000万票房以下动画电影比例增加,有三成的动画电影票房在1000万以下。
和往年相比,今年动画电影引进的总体格局,和往年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先是从地区上来看,今年引进的动画电影中有7部来自美国,5部来自日本,而票房榜的前8名均来自美国和日本,相对符合往年的惯例。除此之外,有越来越多来自于美、日之外的优质动画电影被引进到国内,2016年仅有3部电影来自于美国和日本之外的国家,而今年则是有13部。
而今年年引进的动画电影有7部为多国合拍,3部来自法国,2部来自德国,另有来自俄罗斯、西班牙、泰国的动画电影各一部。对于动画电影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引进格局无疑是一个惊喜,能够在影院领略到世界各地多种风格的动画;但是在票房方面,因为缺乏IP的加持和口碑的积累,这些动画目前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唯一取得相对优秀成绩的动画电影,是由俄罗斯WIZART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冰雪女王3》,改编自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故事,以一名小女孩为主角,主打友情和亲情的故事。2015年8月,《冰雪女王》在国内上映,仅取得了408万的票房;2016年12月,《冰雪女王2》再度归来,相较前一部来说进步很大,票房成绩达到3569万;而《冰雪女王3》则是今年第一季度仅次于《熊出没·变形记》和《比得兔》的动画电影票房季军,取得了7421万的票房成绩。
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中国奔着《冰雪女王3》去到电影院的观众,不少都是迪士尼的粉丝,误以为该片是是2013年《冰雪奇缘》的续集。
除了引进地区,目前在引进动画电影的风格上也发生改变。2017年上映的动画电影《至爱梵高》在收获了口碑的同时取得了相对优秀的票房成绩,今年一季度则是尝试着引进了风格相对怪诞的《犬之岛》,作为小众电影也取得了4351万的票房成绩。不过像《大坏狐狸的故事》这部同样参选奥斯卡的优秀动画只取得了1609万的票房,而《哥斯拉:怪兽行星》虽然有着老牌IP,但是因为在国内相对小众且口碑不佳,最终仅取得了161万这样惨淡的成绩。
国产票房高于进口,但品质参差不齐
从目前统计的61部作品看,国产34部作品的总票房为16.57亿元,27部进口动画电影的累计票房为20.17亿元。虽然,最高票房成绩均超过了进口,但平均每部的票房仍与进口有近2600万的差距(包含了重置的几部国产电影)。
但比较好的市场信号是,2018年统计的这34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在5000万以上的电影数量占比,和2017年的占比持平,均在20%以上。而在2016年,该数据仅在12%左右。
再看近四年的数据,票房超过5000万元的国产动画电影,占比不到19%;5亿元以上,至1000万元以下的电影数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四年来,票房不到1000万的电影数量,高达70部,而有51部票房在1000-5000万元之间。
引进的动画电影票房分布,则相对均衡。5亿元,1-5亿元的票房产品数量,均是国产动画电影的2倍。虽然,在1000-5000万元票房区间,国产和进口几乎打了个平手,但进口动画电影在1000万元一下的,有13部,这在四年的总引进数量的占比,不到9%。
所以,当国产动画电影在通过IP沉淀起来的人气,推出越来越高品质的精品低幼向动画电影优势逐步凸显的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差在哪里?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文娱在《中国动画电影差在哪里?制作技术吗?》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总的来说,大面积制作量产的人员并不是很缺乏,但针对作品能够创造出独特性的人才、针对实现能够制作出施工蓝图的前期工作人才、针对制作能够有系统专业知识经验储备的人才、针对制片(项目管理)品质和人员财务以及进度综合判断与项目推动的人才,还有各工种系统专业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恰好是目前动画制作的关键因素。
但至少在2018年,我们还是看到了些许中国动画电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