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漫出海的路径,本文是来自漫友、快看、阿里文学等平台和穆逢春、于彦舒等知名漫画家的深刻见解。
每年国庆前夕,都会有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漫画动画创意人云集广州,参加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中国动漫金龙奖颁奖典礼。
今年的第15届金龙奖,《山海勠》《书之船》《逍遥游》《风语咒》《魔道祖师》《快把我哥带走》等作品获奖(具体名单戳这里)。
颁奖典礼后的今天(9月29日),三文娱与漫友文化一起,举办第十二届中国漫画家大会暨行业高峰论坛。这一次,我们围绕漫画从业者应拿什么题材和类型的作品走出去、如何输出海外及输出地的选择等议题展开研讨。
在高峰论坛现场,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快看漫画创始人&CEO陈安妮,穆逢春、白茶、丁冰、聂峻、于彦舒等知名漫画家,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漫画岛APP联合创始人刘慧敏,《秦时明月》系列动画总编剧、总导演、总制片沈乐平,奥飞娱乐授权事业部总经理兼嘉佳卡通卫视副总经理罗晓星,漫友文化副总经理许勇和等资深业内人士,都对中国动漫走出国门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国漫出海的形式与路径
金城老师基于他在海内外动漫收藏市场的近20年经验,认为手绘漫画原稿拥有着超过漫画家想象的极高的商业价值,其背后的逻辑就是一代一代的漫画读者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今天的日本和欧美是这样,明天的中国也一定是这样。
“这样一个非常庞大的消费人群,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看动画片,不会仅仅满足于买漫画书,他们的这种爱好和兴趣将怎么转化呢?一定会涉足到动漫原作原稿的收藏这样一个世界流行的,而且在经济领域是一个非常推崇的、让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沈乐平分享了《秦时明月》的出海得失,他认为,“走出去”和能不能“走好”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力气来做。
比如,“很多好的海外发行是在一个时间内形成一个集中的爆发,比如在一周内或者一个月内全世界都在探讨这部作品,这个时候它形成的是连锁反应,全球性的营销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相比之下,《秦时明月》在全球的拓展覆盖了包含东南亚、欧洲、中东、北美等地区,但是时间周期比较长,整个推广要超过五年,每个地区先后落地,难形成一个集中的效应。
玄机的看法是,“先做一些登陆,先让读者对这个作品有所了解,因为我们自己做的计划也是一个长线的计划。然后,最重要的是要做持续的进入,不断地去加强地区之间的连接。”
具体出海路径上,玄机科技尝试过各种方式,比如有关部门组织的“走出去”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参展、以片库的方式进行交易,还有和地区的代理商合作。他们认为,如果要达到一个最佳的交易效果,需要直接跟对方的电视台或者是发行商建立关系,这样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对方对作品本身的重视、关注度,以及后续配套的推广计划上都比较好。
作品在法国、美国、意大利都出版过的漫画家聂峻,给的参考是,“一开始不要跟海外去谈所谓的条件,我觉得甚至要无条件的把自己的作品拿出去,让大家看到我的作品,这是一个遇强则强的过程。在那样一个合作当中,我看到了很多很优秀的作品,把我放到这样一个阵营当中,对自己的提升是非常大。”
罗晓星认为,中国的漫画在海外的变现渠道可能就是三种为主:点击付费,出版,游戏。
奥飞的出海路径,动漫方面的经验是跟线上平台合作。海外有很多线上平台,有的线上平台可以帮助提供翻译。漫画方面他们会直接跟当地的出版商进行合作洽谈,游戏也是。
刘慧敏认为,在韩国,女性向的漫画作品更受欢迎一些;如果是男性向,会更偏悬疑类的作品。日本是出版行业带动网络漫画的发展,大家对于质量的把控非常高,这跟日本的国情比较相关。东南亚,基本上国内受欢迎的作品在东南亚的表现也会比较好。美国、欧洲地区,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更吸引到读者。
刘慧敏还认为从国漫出海的渠道来讲主要有三个切入点。
第一是创作层面,“我们可以跟海外的平台包括CP去组相应的工作室去操作,我们可能会直接去定一些相应相对两个国家都比较喜欢的选题,不管是编剧还是主笔共同来组成一个合适的团队,共同制作一个两地都受欢迎的作品。” 第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很成熟,所以他们会找一些好的小说原作或剧本去进行漫画的二次创作。然后是跟政府合作,有了政府的背书之后,相应的有很多文化的输出会更顺畅一些。
许勇和补充到,“日韩、东南亚喜欢中国的作品是因为我们跟他有某种意义上的一样”,原来他们是汉字文化圈的。“欧美喜欢中国的漫画可能是因为我们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想更多的了解。漫友文化前几年曾经与法国公司合作,将一些出版物输出到欧洲,挑选上的都是有中国特色的。
许勇和还认为,近几年海外对中国题材的漫画作品需求越来越高。一是中国本身经济的发展对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高,也带动了中国的文化走出去。另一个,就是在这么多年的摸索中,一些海外的出版社或者是中间代理,他们也摸索出哪些中国的题材可能适合他们的读者,这种合作会越来越顺畅或者是越来越有把握。
周运讲到,漫画出海,很多企业主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换言之,就是付费阅读的收益。
漫画出海首先要做的一个市场应该是韩国,相对来说韩国的付费转化率是最高的,同时他的人均付费意愿也是最强的,他们给漫画提供的金额数也是最高的。另一个区域是潜力市场东南亚,这里的用户特征更接近于中国大陆十年前的网文用户市场的特征。日本、欧美等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还是要看企业漫画出海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陈安妮分享了她的研究《国漫商业价值探索》。在她看来,国漫行业在包括付费阅读、影视开发、授权及衍生品、游戏和广告营销五个方面在内的商业模式探索上,都有了初步成效。快看也做了一些国际化的尝试,一是试水中国的漫画在国外的反响究竟是怎样,第二是期待国内漫画作品夯实到一定基础之后,快看来做海外国际的扩张,把属于中国的作品以中国特色的方式去推向全世界。
文化差异和用户差异
国漫出海,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这导致用户特征的不同,可能会给出海造成障碍,但也有可能让创作者们打造出有别于其本土作品的特色。
聂峻认为,读者对作品的需求,首先他得觉得很有趣,不论作者是中国的还是从哪个国家来的,中国读者看国外的漫画也是一样的关键道理。
在于彦舒看来,“漫画之所以是漫画,它有一个先决的特点是它个人化风格非常明显。至于读者,我只能猜,我只能判断世界上还有跟我喜好相同的读者,我只能赌这些人,或者说这些人如果多,我的作品就变得很大众,如果这些人少,我就只能变得非常小众。” 他认为创作者要坚持自我,画自己最想要的,找到气味相投的读者。
白茶以他的作品吾皇为例,在国内的创作中有时他会摘掉吾皇的帽子来讲故事,但如果要输出,反而更多会把帽子戴上,因为这会让吾皇作品更有中国特色。“我觉得什么样的风格都有它的市场,最主要是故事要是全球性的,不能全部都是哪个国家的文化内容,一定要有一些是全人类都有共鸣的东西来带动所谓的传统文化。”
穆逢春表示,什么样的题材会在国外更受欢迎,核心是这个作者驾驭哪个作品才是最适合他的,这才是他最能够拿出手的作品。从他个人角度看的话,他会更喜欢《斗罗大陆》这样比较全年龄化的、偏男性化的励志、热血类的作品。
他认为漫画是一个商业的艺术,作为漫画作者就应该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应该拿出自己最有体感、最符合自己调性,拿出最好的东西来做作者们该做的事情。“除了做好自己个性的东西,还有一个前提核心是要让读者看的懂。”
在日本创作过的丁冰讲述了她与日本和中国编辑配合的不同,关于漫画作品出海,“我觉得就是一个求同存异,如果想要连接,那本着求同存异的心情进行合作,在创作方面来说是寻找大家的共性来进行创作,当然细分才存在差异性,这才是下一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