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娱的【新星计划】,是动漫产业的人才、企业、资本的交流园地,旨在发掘优秀的动漫创作团队及个人,方便资本、企业、人才之间的交流,打造更多优质IP;想参加【新星计划】的团队及个人请咨询三文娱执事,微信:swyzs2
本期公司:Sandman Studios
作者:青争鱼
Sandman Studios,创立于 2016年 9月,是一个主要关注 VR叙事,专注于开发沉浸式 VR 娱乐体验的创作团队。工作室的名称,Sandman源自于尼尔·盖曼的一部讲述梦境故事的漫画作品《睡魔》。团队目前共有12人,创始人楼彦昕告诉三文娱,整个团队规模会控制在20人左右,不管是团队还是作品都希望保持一种灵活开放的状态。
Sandman Studios团队作品《Free Whale》的剧照。
团队成员背景多元,分别来自动画、游戏、影视、戏剧、新媒体艺术、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其中,创始人兼出品人楼彦昕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艺术大学,有计算机和艺术管理的多重专业背景,曾在 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和埃森哲等国际权威咨询机构工作多年,策划了 GIC全球创新者大会,现任多个 VR组织中国顾问。
依次加入创作团队的,还有来个各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制作人韦玉珏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拥有广告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艺术总监周旭东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艺术专业,曾参与过多个国内外知名电影游戏动画项目,导演张佩斌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并且两人多年合作开发独立游戏,曾代表中国选手赴英国参与 Dear to be digital与各国团队进行角逐并开发项目。
编剧黄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在多伦多大学攻读戏剧博士学位,参与过多个国内外公映戏剧项目;动画总监陶方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艺术专业;技术美术綦枭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罗德岛艺术学院。
探索VR影像叙事和多种互动体验
工作室制作的第一个VR故事项目《Free Whale》(中文译名《自游》)入围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的VR竞赛单元,将与来自全球的22部VR作品角逐 “最佳VR电影”“最佳VR电影故事”“最佳VR体验”几个奖项。由于第一部作品不管是技术上还是创作上都进行了尝试,所以短片制作周期大概花费了6个月时间。在之后的创作中,采用部门分工交叉制作的方式,每个项目的制作周期会控制在4个月左右,每年大概可以推出4部VR作品。
工作室正在探索 VR影像叙事和多种互动体验,尝试与各大影院的VR影厅合作推出VR故事影片。希望打破游戏、影视、沉浸式戏剧的边界,构建 VR独有的故事体验。同时也会进行包括主机、PC等方面的叙事方式探索,争取在每个方向上都能打造出理想中的作品。
目前,工作室正在筹备几个全新的项目,分别代表了团队在不同叙事方向上的尝试。包括VR情景剧《地三鲜》和源于中国传统题材的禅意交互体验作品《太极》,未来还将结合动作捕捉技术,推出一部全新体验的舞台戏剧。
团队保持开放状态,看好VR内容未来
“VR内容的发行渠道还没有成熟,目前变现比较困难,但VR内容产业会有很好未来。”楼彦昕透露:在今年第四季度国内会有4、5家公司开设VR影厅,VR故事短片的需求会增加。虽然VR设备还不成熟,购买成本高,但是随着整个产业的萌芽,观众可能会在公众场合包括影院等地方尝试这项新的技术。楼彦昕认为未来两年在VR内容需求上会有一个爆发点,而团队目前要做的就是探索,建立在行业中的认知度,通过一系列的作品得到行业甚至是观众的认可。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次开设了VR竞赛单元,《Free Whale》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也是对团队的认可,通过新媒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新的机会。”楼彦昕介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的人才是非常匮乏的,VR短片的创作不但需要懂技术也要懂艺术。VR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团队本身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
VR技术结合了动画和游戏方面的制作,制作人员需要了解包括Maya、3Dmax、Houdini、Zbrush等软件和游戏虚幻引擎Unreal的使用。就像尼尔·盖曼创作的漫画作品《睡魔》一样,尼尔·盖曼在搭建好一个关于梦境的世界观之后,邀请了多个艺术家完成了漫画的创作,Sandman Studios会始终开放,和更多的人才一起交流探索关于VR内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