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文娱(公众号:hi3wyu)
访问三文娱网站http://3wyu.com查看产业必读文章
作者:TripleFire
此前三文娱分享过中日合作动画的解析,《银之守墓人》、《从前有座灵剑山》等中日合作动画,其实质就是日本代工动画。而另一种形式中国公司为日本动画代工,其实同样再常见不过。
很多观察仔细的动画观众会注意到,在动画ED里,冷不丁就出现一个中国动画公司的名字,无论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叛逆的鲁路修》、《黑色小本本》,还是经典作品《浪客剑心》、《棋魂》,乃至手冢治虫的《森林大帝》和《怪医黑杰克》,在STAFF名单里都能见到中国公司的字样。
在这些为日本代工的中国动画公司里,有的开始尝试原创项目开发,有的把精力从海外逐渐转移到国内的动画项目承接,但多数还是以盈利为先,通过上色、背景等相对简单基础的工作确保收入来源,少数公司也会接到第二原画、乃至第一原画的。另外,许多公司还会开展培训业务,在为公司培养输送人才的同时获得一定营收。
下表是三文娱统计的一部分中国动画代工公司,以及它们的部分代表作品。
日本企业独资或日本人成立
这些为日本动画代工的公司,通常成立时间都很早,早在1983年,香港的翡翠电视台以及一些电视栏目就开始与深圳的一些文化公司进行代工业务联系,主要是承接来自欧美、日本、港台地区的二维动画。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对于动画产能的需求迅速增加,在中国大陆成立了多家动画代工公司。
如北京写乐,是由手冢治虫的徒弟松谷孝征在中国所成立的子公司,于1991年注册成立,参与制作了《铁臂阿童木》、《怪医黑杰克》、《森林大帝》等多部手冢治虫漫画的改编动画,并且代理了许多手冢治虫的漫画作品。写乐公司内部有日本的监督在工作,因此员工能够接触到纯正的日本动画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不过,也因为只制作手冢治虫的动画,多少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所限制,许多人才也因此流失到其他动画公司或游戏行业。
杭州的龙骑动漫(原杭州飞龙)同样是日本独资公司,创立于1988年,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国内为日本动画代工的重要企业,全盛期过百位员工每月完成8万张作画,即约20部动画的份量,《名侦探柯南》、《剑风传奇》、《浪客剑心》、《棋魂》等日本经典动画都是诞生于这里。
《我的朋友很少》待上色镜头卡袋
这类公司的共同特点是,工作时间长,而且工资相对较少,在包吃住的前提下,很多公司没有做到原画的级别是没有底薪的,只能计件结算,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在3000元以下是常态。
在上世纪末,为寻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日本动画的代工中心开始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国内现存的动画代工公司,在无锡地区比较集中,竞争激烈,其他地区相对而言数量已经很少了。
收入来自代工和招生培训
动画代工公司的主要收入自然是来自代工,据透露,虽然国内大部分的代工公司承接的是上色、背景、动画等较为简单的环节,虽然收费普遍偏低,但难度很小,特别是上色环节培养速度快,技术含量低,所以能够很容易做到盈利。此外,分镜、修型、动画、摄影、3D等中期环节都有发到国内代工的情况。
也有少量公司能够接到第二原画、乃至第一原画,从而接触到日本真正核心的动画制作中。震雷就对三文娱表示,他们接的一般是第一原画和第二原画,但由于日方这些环节要求太高,代工公司可能会赔钱,所以接项目的公司非常有限。
部分代工流程的价格参考
这些代工环节的价格,以背景为例,不同项目之间差距比较大,单张合人民币100至1000的都有,游戏的背景价格会高一些。大连艾特维森告诉三文娱,以前背景仅仅是为了烘托角色而存在,表现的方式比较单一,但由于片方对背景的重视程度提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背景对世界观的营造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对观众观感提升也很明显,新海诚的作品就是典型例子。所以,现在片方也愿意提高价格做场景的前期设定。现在艾特维森完成一张背景的时间在1天左右,困难的不超过3天。
艾特维森还提到,他们从2015年开始接国内的动画代工,价格上普遍与日本相距甚远,而且很多公司把背景当成了后期摄影附属品,没有做过前期设定,摄影的时候发现有的镜头没有背景,随便找一张模糊一下就用上了,所以国内动画行业常常会觉得背景不值钱。这种动画公司找背景代工时,没有场景设计,没有设计稿(Layout),只有分镜就发给公司做背景,这样呈现的效果可想而知。
北京金松林也表示,国内公司常常会“用白菜的价格要求燕窝的质量”,而日本对于TV动画、动画电影或者其他项目的价格和要求都是有恒定标准的,不会随意变动。
除了代工业务之外,培训也是部分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日方对于动画的质量要求高,直接加入的员工无法适应这种高要求,也需要培训的过程。
北京写乐的培训教材内页
如北京写乐、金松林等公司,其培训费用少则8000元,多则数万元,时间也从45天至一年时间不等,学员完成培训后可以加入公司。据一些上过培训课程的学生说,其实以前是不收培训费用的,学员完成培训后就直接成为公司员工,但是很多花时间精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工作三五个月就走了,公司只好收取培训费用。
对此金松林告诉三文娱,培训完的人才有一大半都选择去游戏行业了,根据金松林多年的培训经验,培养出来的人能有10%留在公司都算是赚了。
此外,由日本动画公司Studio DEEN成立的子公司苏州丹尼动画,还在开拓新的业务,他们代理了一些日本的正版动画周边、音乐CD和同人志在国内销售,并积极参与国内的线下漫展活动,在展会销售周边商品,还与其他几家动画公司在无锡、苏州地区联合主办了大折腾展会。同时,丹尼动画虽然也开设了培训业务,但面向的是少儿。
转型原创IP道阻且长
为日本动画代工的公司们,或多或少都有考虑或尝试过开发原创项目,其中走在前列的是震雷文化,作为七灵石动画成员独立出来的新公司,这个团队已经有6年的动画制作经验,并参与制作了《大鱼海棠》、《进击的巨人》等多个中日知名动画,他们的原创项目《迷域行者》第一季计划在今年9月上线,还将与有妖气合作《雏蜂》重置版。
目前震雷动画团队共有50余人,其中成熟的原画师有24名,以演出和作监主导,分成三组进行项目制作。但是震雷告诉三文娱,他们培养原画人才付出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可能并不是所有代工公司愿意负担这份投入,毕竟在国内,做动画还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大连艾特维森也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到位,公司没有传统原画师,不过三维技术比较成熟,可以考虑采用三渲二,但是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对镜头精准把控的核心人员。因此,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比起价格因素,艾特维森更重视对方的专业程度,这样在合作能够让他们学习到更多比钱更有价值的内容。
这可能是所有动画代工公司想转型原创IP时会面临的问题,技术已经到位了之后,缺少核心的创意人才,因此如何做出真正好看的作品仍然存疑,这些公司还表示,事实上哪怕是基础的上色环节人员也是短缺的。北京声影动漫向三文娱表示,由于这类公司内部人才上升机制阻塞,而且项目不稳定,所以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许多代工公司缺少前期把控能力和经验,又没有自己的品牌意识,所以在转型原创IP时困难重重。
深圳的风动画文化,曾在2012年时制作过一支11分钟的短片《卖猪》,获得了当年东京动画奖公募部门最高奖项,可之后并未见其独立制作长篇的动画项目。其他的动画代工公司,少数也开发过一些原创动画,但其中大部分又都是粗制滥造的低幼向动画,并不具有任何商业价值。
国产动画的道路还很长,这些动画代工公司,能够以日本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制作动画,已经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了。虽然缺乏原创能力的问题也很棘手,但事在人为,既然资本进入行业已经帮助许多动画公司做出了被市场接受的作品,那么只要这一批代工公司愿意转型,总能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