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

国产动画在爆发,声优人才培养现状如何?

发布于 分类 资讯标签 三文娱

文/三文娱(公众号:hi3wyu)

三文娱是ACG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产业新媒体

访问三文娱网站3wyu.com查看产业必读文章

作者:K酱

今年4月,酝酿已久的国产动画似乎迎来了春天,大量优质的热门作品井喷式涌现,引起观众热议。而前不久三文娱发布了国内部分动画公司今明年即将上线的动画项目,从改编到原创到续作,数量多达50部上下。一大波国产动画番剧即将来临,改编+续作涌现

可以想见,经历了这波热潮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投入制作中。国内动画公司忙着打军备战,而对职业声优们来说,意味着闲余时间所剩无多。

2013年一部《十万个冷笑话》给国产动画带来希望,山新、皇贞季、宝木中阳等因在动画中精彩的配音出演也为大众所熟知,“国产声优”逐步获得二次元用户越来越多的关注。随后,音熊联盟、北斗企鹅、光合积木等一系列配音工作室相继成立,各大垂直于音频后期领域的公司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声优团队。比如小旭音乐旗下的声源动力工作室,声扬传媒也有自己的配音演员。国内声优行业伴随着国内二次元产业的火爆开始起步。

 

三文娱了解到,目前北斗企鹅旗下签约的声优大概有40名左右,光合积木约有20名,今年还会继续增加。而音熊联萌旗下有30名左右的声优。而在声优产业成熟的日本,青二声优事务所旗下则有数以百计的在签声优。虽然二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性质,后者更类似经纪公司,不过也从一定角度体现出国内整个行业的未成熟。

此前皇贞季也表示,2016年全中国职业配音演员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春这四个城市,加起来只有600人左右。配音秀APP负责人认为,“现在整个配音行业其实非常稀缺新鲜的声音。”

随着IP的火爆、二次元产业的兴起,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的倍增,市场对配音需求日益加大,相比之下,国内配音行业体量尚小,人才稀缺,似乎还不能为前端产业支撑起强大的后援,培养一批新的声优人才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国内二次元用户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声优的存在。比如自2014年配音秀APP上线至今,已有3500万用户完成注册,配音爱好者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将职业声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希望投身到专业领域中。

 

基于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从业意愿,我们看到,行业内已经有部分个人和团体开始做声优培训方面的事情。对此,三文娱采访了音熊联萌、北斗企鹅、光合积木,以及配音秀APP,探讨国内声优培训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发展。

g1-webp

北斗企鹅的皇贞季和山新

4种培训模式

1、配音工作室自主成立培训班,培训人员为旗下声优

据了解,许多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的配音工作室都建立了各自的培训班,面向社会中的配音爱好者招生,通过报名、筛选、面试等一系列流程后,正式成为培训班的学员,培训周期一般在二到三个月不等,并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市面上一般100小时一万块钱左右,师资力量主要为团队的声优成员。培训结束后,表现优秀的学员有机会与配音工作室签约。

 

比如光合积木从2016年正式开启培训业务。据光合积木创始人姜广涛介绍,除了声音,精神气质、修养状态都是考量标准,衡量是否与团队气场符合,面试通过后进入培训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语言基础、表演培训,配音知识的课堂讲授以及棚内实践教学,修习一段时间会有一个简单的考核。“在第一阶段的培训和实践当中,如果你确实展现出了过人之处,让我们对你升起了信心,我们可能会再给这一批人安排更为深入丰富的培训。”

北斗企鹅也在今年开启了第一期“声优养成计划-北斗新星”,整体报名人数超过300人,目前初审已结束,被选中的15名学员将在4月28日正式开始课程。北斗企鹅负责人郝祥海表示,“如果还是维持现在的演员体量,势必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所以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声优养成计划,让观众知道我们在做什么,知道我们这个行业在做什么。”

 2、职业声优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

除了配音工作室自行成立培训班的模式,工作室中的声优还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被作为讲师聘请到对方培训班授课。音熊联萌创始人之一谢添天表示,从2013年创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国内声优培训工作,团队中很多声优都有着多年培训经验。

 

再比如配音秀APP也引入了一些配音专业的导师。负责人提到,“目前平台已经与一些配音专业的导师达成合作,导师录播一些短小的视频,内容是传授声优方面的配音技巧和基础知识。由平台配合推送,目前已经持续多期。”据了解,随着合作逐步深入,用户也有机会与导师牵手。比如《大圣归来》的配音导演滕奎兴老师就与平台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一些经过培训、已达到商业配音能力的用户,到其棚中录音,甚至有机会被分配到主要的角色。”

3、平台与业内合作举办声优赛事,优胜者获得培训或签约机会

2016年腾讯动漫举办“星漫奖”,并第一次加入“声优线赛事”,与音熊联萌联合主办;此前还有咪咕动漫从2012年开始举办的“次元英雄”中也有“声优次元英雄”板块。这些大赛吸引了大量配音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配音技艺的平台,也给配音工作室创造了与优秀人才牵手的机会。

g2-webp

谢添天表示,“通过组织、主办、参与相关的声优比赛,也能更直接、快速地在比赛过程中发掘人才,与选手交流沟通之后,内部评审完毕,就直接招进养成所体系进行免费培训。这也是音熊联萌的培训模式之一。”

 

而最近正在进行中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声优大赛,其中由配音秀APP承办的网络个人赛目前已进入决赛阶段。负责人向三文娱透露,“在去年的网络个人赛中,第一名获胜的参赛用户就已被光合积木签走。”

除了举办声优赛事,配音秀APP还玩出了新花样。平台也成为剧组筛选配音演员的渠道。据了解,2015年央视动画《小小鲁班》剧组曾与配音秀APP合作进行网上海选,其中两名声优就来自配音秀APP的用户。其负责人表示,“通过互联网我们希望为国内的配音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甚至帮助他们找到出口,将培训和出口结合在一块。”

4、各地院校开设配音课程

姜广涛表示,最开始国内是没有配音培训的,后来一些院校开始逐步的尝试。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同济等。而现在各地开设的艺术类专业综合类院校,也有部分推出配音相关课程。不过当中存在一个现象,与配音相关的课程,很多都是由播音专业出身的老师教授的。

 

谢添天坦言,“我很认可表演系的老师,定一个班叫‘配音方向’。而不应该把配音单独列为一个系,而用播音老师来教。”播音本身是用一个相对平整、工整和圆润的音色,以一定的速率、调性来播报文字;配音则需要配音员代入到角色中,用声音进行表演和演绎,与角色融为一体。“这完全是两个科式的东西。”

声优偶像化在国内逐步推进

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声优和声优事务所开始拓展配音以外的业务:动画歌曲的录制和作为歌手的出道、组成声优组合、见面会、举行 LIVE 、参加舞台剧和广播剧等模式。

日本声优偶像化的成功,也让近年国内市场越来越重视声优的价值。三文娱观察到,在几乎所有的培训课程中,培训方都或多或少地在对声优学员进行偶像化培养。目前国内的配音课程内容,除了传授基本的语言基础和配音技巧,舞台表演、配音实战、演技课、声乐、形体等等都会涉及。

据郝祥海透露,北斗企鹅培训班的课程内容就是和日本的知名声优培训机构沟通之后设计的。“当然,也绝对不会完全照搬,我们会让演员在垂直方向的深入练习之后,再有横向的一个拓展训练。”

g3-webp

本土声优偶像化,从国内声优行业兴起以来,一直就是行业在不断探讨的话题。对于这样一个舶来品,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声优偶像化模式并不适合市场体量尚小的中国;而近年随着国内二次元产业的火爆,更多的人选择尝试并开始初见起色。

谢添天告诉三文娱,隶属于音熊联萌、出演《纳米核心》《王牌御史》《馒头日记》的醋醋,算是全国第一个从素人快速成长到声优偶像的成功案例。“那时候音熊联萌成立没多久,我们就遇见了醋醋。她当时在别的培训班,作为爱好者来报名,那时她还是个大学在校生,我们问她要不要签约到公司来,就这样一拍即合了。”

 

谢添天表示,偶像化对应的是实力派。一位实力派声优是没办法打造的,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所以我们要搞声优艺人化培训,肯定是走偶像化这条路。而偶像派不代表没有实力,它不代表只有颜值,而是一个更快速、高效、直接的切入点。”

 

姜广涛也认为,声优可能是能够参与整个IP产业链的全面渗透者。无论是动画、有声漫画、广播剧、角色歌,从真人网剧到动画大电影,包括音乐舞台剧、游戏等,所有能想到的衍生产品形式,几乎都可以让声优以台前或幕后的方式参与进来。而随着偶像化的逐步推进,声优可能会在国内市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素人成为职业声优的路有多长?

郝祥海透露,从北斗企鹅声优培养计划的报名情况来看,目前意愿加入声优行业的人群很多都是零基础的素人,“只不过有些是在网上有配音经验或者是跟过一些配音老师。”近年国内声优行业开始萌芽,加上日本声优文化在中国长期的渗透,平台的开放、资源的共享,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让许多梦想成为专业配音演员的配音爱好者们燃起了希望。

 

姜广涛介绍,“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声音爱好者来参加专业的声优大赛;还有的在网上组成配音社团,接一些商配项目;甚至有自己购买专业设备后,在家中不断练习,将声音挂在网店上面吸引项目合作方。而他们中不乏一些小有成绩的爱好者,有的甚至拥有一批忠实的迷妹迷弟,在圈内算的上是一名小网红。”

 

如此看来,配音行业的门槛似乎降低了不少。只要你有像模像样的作品,通过自媒体或者相关平台向大众展现出来,并坚持产出、持续稳定的更新,一年半载之后可能会积累上千个追随者,而且在圈内被称为“CV”、“大神”,这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真的成为了一名声优。但如果你动起真格儿来,想要成为一名职业的声优,以后靠这个技艺吃饭,事情就远没有那么简单了。

 

“我们这个行业,‘山门在外头,台阶在山门里头’,看似门槛不高,但要往上爬就很难。”谢添天认为,“从网上爱好者转正的一些团体、个人也好,往往他们跟不上工业生产需要的节奏,‘我们花了三天配一集戏。’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件光荣的事情。工业化生产的节奏往往需要‘一天配三集到十三集,甚至二十三集。’我的最高纪录是一天22集。”

 

就目前来看,行业处于一种“僧少粥多”的状态,国内头部声优并不多,而类似群杂这样报酬较少的项目却需要大量的配音员去承接。姜广涛坦言,“即使靠配音吃饭很难,但进入这个行业后你会发现,只要基本功不是太差,其实是可混的。毕竟缺口大,即使一些人水平不够高,也同样可以获得一些机会。你可能配不到自己喜欢的二次元项目,那么你可以去配一些电视剧、三次元项目,也都能活。但如果你想进阶,到达一个高深的境界,就很不容易。”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个人努力往往是决定性因素。”姜广涛表示。

 

郝祥海则认为,现在国内还没有任何一个声优艺人是培训出来的。比如山新,就不是被培养出来的。她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加上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并且有很多优秀作品的积淀,慢慢才开始被更多人认可。“在这个层面上讲北斗算是一个’拓荒者’,所以我们不会吝啬人力物力财力,毕竟在创新的道路上各种资源的消耗成本是必须的,但是我们相信这种人才的培养成果会反馈给我们、以及市场更多的可能性。”

 

◆END◆

……………………………………………………

三文娱

微信公号:hi3wyu

新文化,新娱乐,新内容

干货最多的动漫产业新媒体

qrcode_for_gh_a6f29518b82f_344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三文娱已进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网易,知乎,微博等,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