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美国人的跨媒体IP开发:漫威DC的做法与超能英雄案例

发布于 分类 美漫标签 三文娱

这个十月,漫威DC迪士尼华纳等等,都有了很多新的动作,光纽约漫展(NYCC)上公布的消息就让人眼花缭乱。详见今日另一篇文章《吴彦祖都参加的纽约漫展,各大公司都说了些什么》

这些消息,有超级英雄衍生剧要拍电影,有动画改真人版,也有电影、玩具、游戏要统一为一个宇宙的。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同一IP在不同媒体中的表现形式,在越来越密切的融合与互相影响。美国流行文化研究者萨尔科维兹(Rob Salkowitz)就说:“欢迎来到一个跨媒体的时代”。根据他的说法,这一时代起于2009年迪士尼收购漫威,在那之后,美国的漫画IP才开始了系统化的跨媒体开发。

这种跨媒体IP开发,在不同的公司,也有着不太一样的方式。三文娱这篇文章,将跟着美国专业人士的视角,简析漫威与DC的做法,以及NBC《超能英雄》的案例。

漫威:要么联要么死

无论漫威自己制作的《神盾局特工》、《特工卡特》还是为Netflix打造的《超胆侠》,都紧密团结在以漫威电影宇宙为核心的影视剧中央周围。迪士尼XD频道播放的《复仇者召集》《蜘蛛侠:蛛网勇士》等动画,则是以漫威漫画宇宙为中心。

11
而电影改编权在索尼或二十世纪福克斯手里的《神奇四侠》和《X战警》,就受到了非一般的待遇:在漫威漫画宇宙中他们这些角色会被弱化或干脆避免提及。

DC:似曾相识的套路

在世纪初漫威开始缜密布局自己的电影宇宙时,DC用了另外一些方式。比如超人前传系列的Smallville,广受好评,但有点过于忠实漫画原著而显得小众,没能很好地扩展粉丝群。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更是如此,自己的故事很精彩,但对于DC其他的影视剧,能起到的帮助很小。

现在,意识到与漫威在商业化上的差距之后的DC,也在做着似曾相识的事情。比如《闪电侠》和《绿箭侠》的衍生剧《明日传奇》,就在构建一个DC电视剧宇宙,集结了DC各路英雄的同时,在粉丝中的呼声也非常高。而电视剧《哥谭镇》,更是要融合蝙蝠侠漫画、黑暗骑士电影以及《蝙蝠侠:阿甘骑士》游戏等产品中的世界观。

12
与漫威不同的是,DC在构建宇宙的时候有更高的掌控力和自由度——毕竟早早卖给了华纳,不像漫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样走投无路,被迫各种变卖IP授权。

案例:超能英雄

“电视剧所给的空间太小,而我们想表达的又太多——所以我们通过漫画来讲那些屏幕之外的故事。这些漫画故事比剧集更深入,更广泛,也表现出人物更多的秘密。我们无法在电视剧中讲述的,在漫画中得以完整地呈现。”

——《超能英雄》漫画作者Aron Eli Coleite & Joe Pokaski

《超能英雄》系列讲述的是主人公们从一个个平凡人到逐渐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超能力,并围绕此展开一系列事件的故事。此等主题依然吸引了一大批超能力情结拥趸,加之精彩的剧情和强大的制作团队,《超能英雄》系列一度成为了全美收视第一。

在今年的SDCC上,大批苦等六年的粉丝们终于盼来了《超能英雄:重生》的3 分钟官方预告片,这也是这部电视剧的第五季,在沉寂六年后强势回归,受到极大的期待。

13
让我们把目光从大热剧集上移开,来关注它的另一面——《超能英雄》漫画。早在《超能英雄》剧集大热时,著名的媒体学者亨利·詹金斯已经发文讨论过《超能英雄》在真人剧集和漫画中的跨媒体叙事对于加强内容理解的重要作用。

“跨媒体叙事代表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作品的各个部分内容在多个不同的媒介平台上被改编和呈现,以此来使故事更加充实和丰满。简单来说,各个媒体都为故事的展开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比如说,《黑客帝国》系列的故事主线就是由3部动作电影、一系列动画短片、2部漫画和几部游戏产品构成的,在这其中并没有单独的哪部作品可以涵盖《黑客帝国》世界的所有内容。”

在跨媒体叙事中,漫画这一媒介形式对故事的架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漫画的制作成本较低,因此也比游戏或电视剧承担了较轻的制作风险。在《超能英雄》之前,此类现象已出现不少。

我们可以看到,《邪恶力量》的漫画大量的补充了主角温彻斯特兄弟的背景故事;《银河战星》也多次使用漫画来填补两季剧集之间的内容空白。而不同于前两者,《超能英雄》的漫画是配合剧集每周更新的,这意味着他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故事主线的架构,跟近故事的叙事流当中。

不同于《黑客帝国》将各个媒介上的内容相对独立,而使观众必须将所有相关内容都涉猎后才能对故事有整体的把握,《超能英雄》漫画的制作者们显然对跨媒体叙事的内容连贯性有新的看法:

“我们在制作的时候遵循的思路是让读者不需要读漫画就能看剧,但是如果读者读过漫画,那么就能对电视剧集有更深入的理解。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想对带着漫画看剧的人们有所回馈——他们能对故事感情有更深的感触,能接触到更多重要的情节。”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超能英雄》的漫画很好地承担了类似于“粉丝作品”的角色——为配角配上别传,补充故事背景,填充“迷失区”(电视剧中没有说明的故事内容)。

作者自称使用了类似“俳句”的方法来叙述故事——短小而有深意,在较短的篇幅中阐明了复杂的情节。就这样,原本是一月一更的传统漫画被切分为了为配合剧集而每周更新的小片段,而从这些小片段中,众多的情节细节交织在一起,逐渐指向剧情主线。

从这些小片段中,很明显可以看到作者们对提升人物内涵和丰满人物性格的努力。像在第一章《怪物》中,本作主角Mohinder幼时曾被印度教时母(Kali)的传说所困扰,父亲告诉他世界上从不曾有那些怪物,Mohinder相信了父亲的科学观点。但是当他知晓了父亲的离奇死讯,又无可抑制地回想起关于时母主掌轮回报应的故事,而在此读者也能首次获得关于“塞拉”(本系列的大反派)的线索。漫画的这章色彩鲜明地表达出人在面对科学和宗教传说相矛盾时的迷茫和犹豫,这也正是电视剧等其他形式无法很好地体现的。

同样地,在第二章《纸鹤》中,故事发生在了日本,作者向读者们说明了同为本作主角的Hiro与他的祖父的关系,他的祖父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他在原子弹爆炸纪念碑前下定了利用自己的超能力前往美国的决心。这章漫画将Hiro和他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并暗示了他将持续一整季的与“爆炸”有关的工作。这些例子在《超能英雄》漫画中还有很多,它们很好地联系了主角人物们在主线与分支的剧情。

当然,有很多重要的剧情是交织在电视剧和漫画中呈现的,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漫画讲述的是发生在别处的故事,即便是这样,《超能英雄》漫画也能抵达一个可观的深度。在传统模式中,漫画无法对剧集中的任务和剧情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漫画被视为剧集或者其他媒介的附庸。而在这里,漫画参与了剧中故事情节的展开。一方面,它提供了情节走向的伏笔和线索,而没有看过漫画的人或许要在很久之后的剧情中才能明白这些暗示;另一方面,它使人物在关键剧情中的行动有深刻合理的解释——在这一点上它又有些类似电影中“人物回忆”这一场景。从总体上来说,漫画分散了电视剧叙事的压力,又为读者们提供了另一种新鲜的阅读和观看体验。

在这里我们还要重点关注一个角色:Hanna Gitelman (无线女)。只看电视剧的人们会觉得她在剧集中的表现十分平淡,但是在漫画中她可以说是最突出的角色之一,因为漫画花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为她的出场、身份、能力和人物关系做铺垫和陈述,这些都迫使那些电视剧观众们通过阅读漫画来获得对这一人物的全面了解。“无线女”也因此成为了跨媒体叙事的一个标志性角色。关于她,漫画主创们是这样解释的:在并不十分庞大的经费支持下,漫画可以比电视剧更好地表现一些现实无法模拟的画面。因此他们十分渴望拥有一个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的角色,“无线女”就是他们的理想角色,她的能力——操纵无线和网络信息也能够通过漫画更好地表现出来。尽管如果不知道她在漫画中的背景,譬如她的祖母是二战时在德国的纳粹反抗者,譬如她母亲曾在以色列空军服役,譬如她曾被特拉维夫的一家孤儿院收养,人们仍能够正常观看剧集,然而这些背景使得电视剧中她对强权的抗争和对正义的维护显得更加自然,这些不啻为对那些了解过漫画的粉丝们的一种福利。

不管这部剧集和漫画的反响如何,这一类的跨媒体叙事可以说正在不断地得到提升。这些漫画不断丰富着我们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立于传统电视剧和漫画的创意平台。因此,在《超能英雄》第六季即将归来之时,它的漫画又能为大家带来怎样的体验,跨媒体叙事又能有怎样独特的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关注。

◆END◆

……………………………………………………

三文娱

微信公号:hi3wyu

新文化,新娱乐,新内容

干货最多的动漫产业新媒体

qrcode_for_gh_a6f29518b82f_344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三文娱已进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网易,知乎,微博等,敬请关注。